這是一部並非給普通人看的電影。不是說其有多深奧,而是這種現實式的寓言故事,以這麼寫實的方式拍出來,並非人人受得落。
一群沒錢的小孩在學校的生活,實在是顛覆了台灣那些看上去像很清新的學校懷舊純情電影。台灣我很久沒興趣去了,去得太多,而且無論哪個總統統治下,成績都令人失望。多年前陳水扁還在選台北市長時,你會覺得整個台灣是充滿了活力和一份說不出的喜悅。這幾年去到盡是盲目生活,平淡無趣的現象。這部電影令我想再去走一遭,看看台灣學生是不是這麼窮?
孫中山的銅像能夠賣錢,是因為孫中山呢?還是因為那些銅?不只台灣人,香港人大概也不會有甚麼人想到孫中山先生,尤其我們這麼聰明理性的香港人,只會看到孫中山不好的一面。當你不把一些偉人看成神,便把之看成比人還低下的東西。這是普遍人的心理。孫中山不便是孫大炮嗎?
中國兩岸三地的經濟其實都面臨重大的危機,台灣跟日本幾乎是差不多時候跌下深淵,十年來的經濟都不好,結果是像香港一般依靠我們偉大祖國的廚餘來生存下去。我們是否都忘記了其實不必這樣也可以有自己的生路?只是自己的思維懶惰,才會搞成今天的樣子。
而且我們也是從貧窮出身的,為甚麼今天一定要彩色大電視?每餐大魚大肉?而忘記作為人的本質?《行動代號:孫中山》告訴我們孫中山原來只成為我們擺在公眾地方的像,今天是反思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到底在幹甚麼的時候了。清朝沒了,變成民國之後的兩岸三地實際上是白白過了一百年,我們的革命先烈大概也在搖頭,可憐這群不長進的後輩。
影片是滾雪球式的結構,事情去到後來便越大件事,卻也看到了歡樂的結局。那群為爭奪孫中山像的小孩演得不錯,有點生硬反而更真實。只不過,我老是覺得如今的我們找到孫中山先生的銅像能幫我們脫危嗎?這不只是金錢的問題,而是強烈的政治問題。中國現在這個樣子我們能不面對嗎?因為我們的未來便是在他們的手,能夠改變他們頑固的思維嗎?還是我們自己要努力爭取?不要再貪吃別人的廚餘?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