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首歌搞顛覆 我們的時代曲

唱首歌搞顛覆 我們的時代曲

「這裏安定和諧,但聲音消失了……」旺角終於清場,十二月五日三子自首,抗爭兩個多月,「大部份人」期待的「安定和諧」回來了。
歌詞來自五月時網上熱傳的《時代的顛覆者》,當時黃耀明、毛孟靜及沈旭暉等都轉貼,兩日點擊率過萬,「再次上街竭力去宣告,政策有問題,前途沒法預告……」佔領區不時播,唱出今日港人心聲。歌曲在剛過去的Cash金帆音樂獎裏得到最佳歌曲、最佳歌詞、最佳合唱演繹及最佳旋律等三個大獎,不過電視報紙都沒甚麼報道,也沒甚麼人知道這件事,視而不見,和諧就真的來了?
記者:陳慧敏
攝影:楊錦文

「喂,真係冇理由喎。」張武孝(大AL)甫坐下就講:「我真係嬲。點解報章完全沒提過。」相比某台豬肉音樂獎,這個由五十個業內人選委選出歌曲供人投票的Cash金帆音樂獎,不是更有認受性?明明去年陳奕迅《任我行》得獎後都大鑼大鼓,今年由鍾一匡(Henry)、鍾一諾(Roger)、梁球和張武孝合力創作的《時代的顛覆者》卻乏人問津。大AL:「都有記者搵我訪問,但寫出嚟係『有個歌星好耐冇出來,拖個後生仔出現。』同埋問我:『黃霑離世多年,可唔可以爆啲佢同歌手之間嘅是非?』你話可唔可悲吖?」Henry冷笑一聲:「𠵱家對我嚟講網絡先係mass,𠵱家喺傳統傳媒嗰邊,最受歡迎應該係蔣志光同韋綺珊首《相逢何必曾相識》。」雖然現在多了個電視台,但電視台的錢銀轇轕、版權版稅爭議、政治敏感等等問題,這些大家都心中有數,又可能因為歌曲題材,又可能知名度不如人,總之就有種一脫離主線就荊棘滿途之感。家駒所言甚是:「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眾人徒嘆,我們自己滅聲。

《時代的顛覆者》由四人合力創作,(左起)哥哥鍾一匡,事務律師、曾入選美國最頂尖音樂人,著名藍調口琴家,負責填詞;弟弟鍾一諾,中文大學教授,負責唱歌;梁球,90年代起為殘障人士唱歌爭取權益,負責唱歌;張武孝,70年代起唱市井歌曲,負責唱歌。

警察拉人唔算慢?

《時代的顛覆者》找對了人唱,歷盡滄桑的豆沙喉大AL,在七十年代唱了許多反映社會低下層實實的歌曲,梁球是九十年代盲人歌手,兩人分別是兩個年代的顛覆者。當年大AL一曲《警察拉人零舍慢》,令他無啦啦被抓回差館,被警察輪流問:「警察拉人慢唔慢呀?」搞到他以後唱現場都改歌詞「警察拉人唔算慢」避禍,大AL:「𠵱家拉打曾健超嗰七個差人,就真係慢喇。」
七十年代出來工作, 九十年代為殘疾人士唱出心聲的梁球溫柔地說:「做乜首歌唱出我幾十年嘅經歷同想法……」七十年代的城市規劃,沒為盲人設任何設施,行出街被歧視,燈箱、垃圾桶、信箱等擺路中間,落一次街跌落坑渠三四次,現在設施改善了,但:「盲人失業情況非常嚴重,融合教育依然一鑊粥,盲人社交圈子唔能夠往上流動。我唔要求乜嘢優惠,只想教育同就業有公平機會,但一九九七年後,呢啲日子離我哋越來越遠。」過去他給政府部門寫投訴信,多高級的官員都會正視與回信,現在只會丟給最低級職員處理。二○○○年,梁球在海關做接線工作,坐在辦公室罷工三個月,被人瘋狂投訴後才被發現是上級霸權,不肯給他買盲人專用軟件。「各個部門都有無障礙主任,但都只係兼任,處事自然唔夠熟悉同認真,呢啲就係政策有問題喇。」累積的政策問題,一直存在。

我理性分析 你話我偏頗

大AL認為各年代的人有不同訴求:「我哋嗰代好現實,𠵱家呢一代要求嘅已經唔係物質,多咗理想。」負責唱歌的Roger也說:「以前同𠵱家嘅獅子山下精神好唔同,以為啲人為生計,𠵱家啲人為理想。」負責填詞的Henry:「𠵱家幾努力都未必有生計,八十年代大部份人賺幾千蚊人工,等如今日萬幾蚊。𠵱家樓價完全唔正常,薪金同通脹唔成正比,點努力都睇唔到未來。」Henry寫這歌,除因為國教事件觸動了他,也因為吳克儉局長說的一句:「偏頗。」,「偏頗已經變咗潮語,點解𠵱家社會出現分歧,其實係因為大家都唔聽大家說話,話人偏頗嗰陣又冇理性分析。香港華人社會對人不對事,unfriend潮就係一例,其實unfriend得嘅,你同佢都唔熟,冇所謂啦。冇錯係少咗爭執,不過你個facebook只會得番一種聲音。」Henry與Roger是兩兄弟,一個是事務律師,一個在大學教書,還要是基督徒,正正是學生們批評的離地一族,Roger:「我要澄清!其實基督教係好貼地嘅。物以類聚,嗰班人圍威喂咁走去一個自己堆砌出嚟嘅天國就由得佢哋,我哋追求嘅烏托邦唔係佢哋嘅烏托邦。」心存烏托邦,但作出來的歌曲又乞丐又甚麼甚麼的,好灰好灰!Roger:「我記得魯迅都好灰,但有樂觀行動。我首歌畀到你戚戚然嘅感覺,就係要你諗吓下一步可以做乜嘛。到呢個世界真係冇聲音嗰陣,你會點做呢?」

吳克儉一句:「偏頗。」今日變了潮語, Henry以此為靈感入詞。

兩兄弟平時常在油麻地Kubrick流連,看書兼為創作歌詞找靈感。

寫歌時,鍾氏兄弟已一心想由梁球及大AL兩位時代的顛覆者演唱。

鍾氏兄弟最愛大碟排名

雖然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不過今日娛樂圈都不及政壇般幽默與譁眾取寵。幾十年來有好多談政治、民生的經典金曲,四人一講起就沒完沒了,現精選十隻大碟,好讓大家細細回味,不知會否引起你的共鳴?

《鬼馬雙星》許冠傑(1974)

Henry與Roger兩兄弟最愛聽許冠傑時代曲,愛其歌詞能直接唱出各種社會現象。今日聽來,當年諷刺的事居然未變才最恐怖,收錄在《鬼馬雙星》的一首《傀儡》節奏輕鬆,聽得人開開心心,不過只要你聽真歌詞:「……傀儡,求名利一世做工具……」想深一層就心傷。

《皇后大道東》羅大佑/音樂工廠(1991)

《皇后大道東》不用多講,歌詞所說的「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若做大國公民只須身有錢」等,今日都應驗了。此碟還收錄了蔣志光《長路有多遠》,歌詞有說:「……今天急風猛吹之時,更要繼續懷着堅持……」其實都好適合今日唱。

《首都》 羅大佑/音樂工廠(1992)

《首都》得四句:「春秋亂世京師特區滿城是血路,到星空世紀京都大開旅遊有得做;天方大國首都集資去籌備建造,要東邊鬥爭西邊和解將數字檢討。」今日看來盡是預言。另收錄曾路得的《母親I》及黃耀明的《母親II》,國與國微妙的母子關係,聽到都起雞皮。

《神經》達明一派(1990)

收錄的《你情我願》與《今天應該很高興》,同樣講80年代尾香港人移民的無奈。此碟收錄的《十個救火的少年》由潘源良填詞,Roger:「細個聽嗰陣,覺得呢首歌好似嘉年華咁有趣,𠵱家聽番,覺得似首預言歌。」

《為了靚靚》夏金城(1980)

民間社會歌之王,唱的歌未必首首都是控訴,但《為了靚靚》的「……為了靚靚,有人每日照鏡……」與《迫巴士》的「……慘過去打仗,但望大家排隊為上……」當年聽笑爆嘴,現在聽,社會原來沒甚麼轉變。

《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My Little Airport (2009)

除好出名的《Donald Tsang, please die》,還有《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明知「這件事雖不能發生,但諗吓亦開心」,講到尾其實想「攤分香港政治權力的核心」,慘在「這件事不知幾時發生」時, 「或者我已經不能返大陸探親」已經實現了。另有一首《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在唱:「……一萬元一萬元一萬元,靈魂賣給了大財團……」在唱大部份香港人呀。

《1989》 盧冠廷 (1989)

回應八九民運的專輯,主打歌《漆黑將不再面對》像首安魂曲,題材敏感絕版多年,去年「百代珍藏套裝」重新印製。

《東方紅/給九七代》 黑鳥(1979)

黑鳥是香港獨一無二的無政府主義樂團,唱過好多社會議題,曾把紅歌《東方紅》改成《東方黑》。此碟收錄的《五十年不變》有這一段:「這是一首荒謬曲,來自中國官僚們的反智言論。」另一首《給九七代》有這一段:「瑪吉啊瑪吉,你要將我如何處置?小平啊小平,你要將我如何處置。」直接,到現在都被稱為霸氣歌詞。

《歡場三怪》鄭君綿 鄧寄塵 鄭碧影(1970)

被認為最早且非常少有的廣東通俗唱片,收錄的《飛哥跌落坑渠》現在還哼得上兩句,《鬧交歌》與《同撈同煲》等歌邊聽邊如在看粵語長片,看到當年港男港女攻防戰,其實跟今日都相差無幾。

《香港城市民歌》 (1981)

受台灣經典民謠《橄欖樹》影響,香港也有「城市民歌創作比賽」,林志美、小美 (梁美薇)等人的歌都收錄其中。耳熟能詳如《昨夜的渡輪上》、《歸途》等,簡單木結他伴奏,唱出80年代城市感覺。

網絡佳作

網絡時代,最近大家重開電視,依然在看網絡媒體,沒大台、唱片公司的盟約規限,創作更得心應手,以下幾首歌近來大熱,歌詞很發人心省。

1. Remix系列JFung

JFung的Remix當真首首佳作,把原有對白剪接成令人拍掌叫好的內容,Roger講起連阮兆祥都玩第三次創作扮齊蔭的母親的《一口『梁氣』》:「……齊昕嘅母親,無知涼薄;齊昕嘅父親,冷血,刻毒……」就忍不住笑,還有《榴槤乜乜乜》、《Tree根好大鑊》更不用說,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DOqUMqCNU

2. 《失意先生》KwokKin

基本上直接唱出了現世代人平時吹水的話題,唱中了與同輩攀比卻又一事無成的心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qwErwVVSFI

3. 《警察做事》 MC仁

歌詞:「……權力當前,大晒就大晒,有權唔去用就真係太嘥……社會死得更快,多得你班仆街」全寫出來了,不解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2oKpdht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