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矛頭要對準689(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抗爭矛頭要對準689
(時事評論員 黎則奮) - 黎則奮

旺角清場前夕,特區政府兩巨頭行政長官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都借故離港,恍如黑社會買兇殺人一樣,刻意製造不在場證據,政治責任自然落在姿態逍遙的署理行政長官曾俊華身上。可見老謀深算的689,玩弄政治權術之精練,當今政壇,環顧四方,實在無出其右。
梁振英連黨總書記習近平也夠膽「綁架」,遲遲不肯切實清場,企圖將政治責任推向中央,目的就是要為自己賺取最大政治利益,面對香港一眾空有理想卻缺乏權謀的對手,又豈會心慈手軟,不趕盡殺絕?事實上,他今次亦奸計得逞,如願以償,否則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意調查,就不會顯示他的民望和民意對特區政府滿意度淨值,皆明顯大幅回升。
以梁振英目前評分四十四點七而言,雖然仍然低於四十五分的警戒線,但他無論怎樣誠信破產、受賄瀆職、聲名狼藉,社會大眾都仍有兩成四人支持他的管治。事實上,四成民眾一直是建制派的基本盤,以二○一二年立法會選舉結果計,建制派的總得票率甚至上升至四成半,基本上與支持泛民的總票率相若。如果今次雨傘運動失敗,泛民四分五裂,建制派便大有機會坐收漁人之利,將中間的沉默多數爭取過來,隨時改變過去的所謂六四黃金比率。
熱衷「革命」實質有姿勢、冇實際的所謂「激進派」對民意趨向當然嗤之以鼻,不以為然,甚至狂言只要「革命」目標正確,根本不必民意認同,因為「民主革命」一旦成功,他們自會得益。可是,除非我們玩的不是民主遊戲而是暴力革命,否則就只能通過爭取選票奪取權力,而沒有民意認同,更漂亮動聽的政治宣言,都是無意義的空話和屁話,只有政治幼稚的盲動主義者才會照單全收,迷信不已。
再者,選舉遊戲規則一直操控在當權者手中,搓圓㩒扁,可謂悉隨尊便。早前原本打算將立法會地區直選選區由五個改為九個,因應雨傘運動後的政治形勢變化,已經胎死腹中。眼看民間對佔領行動的支持率在劣勢中仍然高企在三成以上,轉化為選舉得票率,可說是二○○八年社民連參選代表激進派抬頭的社會力量大幅上升,由一成增至三成,如果選區增至九個,在比例代表選舉制度下,激進派隨時大有機會奪取九個議席。由小圈子選舉產生依重建制派支持的特區政府,更難安寢無憂。現時維持五大選區,無法以「蛇齋餅糭」爭取建制派選票的民主派便要被迫互相殘殺,你爭我奪,難怪在今次運動中冒起的城邦派,旗幟鮮明地揚言以泛民和「左膠」為主要政敵,取而代之。
佔領行動已到最重要的關鍵時刻,不進則退,再也不能坐以待斃。要不將行動升級,但矛頭一定要對準689政權,因為佔領其他地區製造不必要的民怨,只會重蹈覆轍,倒不如佔領禮賓府或特首辦,將梁振英重新綑綁在戰靶上。要不就要向目前唯一獲得民意授權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施壓,要求團結一致,全面癱瘓特區政府的運作,從政改第二輪諮詢到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的制訂,都要全面杯葛,拒不合作。
如果中共堅持不撤八三一決定,所謂政改第二輪諮詢已屬多餘,否決政改是唯一選擇,任何民主派議員都不得退讓。要持續民主運動,就要思考政制原地踏步下的鬥爭策略,現階段而言,除了全民不合作運動,暫無他法。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