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旗107隻「零街貨」輪證昨突暫停交易。港交所(388)網頁昨日早上顯示,花旗銀行23隻窩輪及81隻牛熊證昨早起暫停交易,通告附件則顯示牽涉窩輪及牛熊證合共107隻,並指所有已發行的受影響結構性產品全數由發行人持有,意味沒有街貨。
據發行商數據顯示,花旗輪證成交昨按日進一步大幅急跌75%,至不足300萬元,佔輪證總成交金額僅0.023%。
不排除退市與新例有關
根據花旗網站顯示,該行現時發行的窩輪共有111隻,牛熊證則有197隻,合共308隻,即暫停買賣輪證佔比高達35%,現有最長到期日輪證為2017年4月到期的一隻金沙(1928)購證。市場近日屢傳花旗撤出港輪證市場,由於集團今年以來輪證市佔率仍超過3%,有揣測指該行退市或與監管新例有關。今年8月美銀美林亦將38隻「零街貨」輪證暫停交易,其後市佔率持續下跌。
輪商對沖成本增 毛利添壓
不過,花旗發言人昨日繼續拒絕就有關傳聞作回應。港交所(388)發言人則回應指出,輪證停牌為花旗主動提出,至於其他有街貨的輪證,花旗將繼續履行其發行商的責任,至於是否與2012年生效的輪證新例有關,港交所發言人並無直接評論。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表示,每個發行商皆有自己的策略,減少發行或退出市場,參考過往的經驗,離開市場的輪商市佔率佔比不大,故不會帶來影響,客戶一般會回流年資較長及市佔率較穩定的發行商。
何啟聰又承認,市場上發行商數目仍然眾多,故推輪時定價不敢過高,加上大市的波幅低,投資者買輪意欲不大,令輪商對沖成本增加,對毛利構成一定壓力。
渣打銀行認股證銷售董事翁世權亦指,過往每年正常都會有一至兩家輪證發行商離開市場,個別發行商加入或離開,對不會對整個市場有太大影響。他表示,發行商最怕市況「唔郁」,但今年自從滬港通公佈後,市場氣氛其實不俗,相比去年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