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區醫院一名66歲男病人留醫期間出現退伍軍人症症狀,衞生防護中心聯同機電工程署與東區醫院展開流行病學和環境調查,昨公佈的檢驗結果顯示,於該院出水位置抽取的32組水樣本中,四組含有退伍軍人桿菌,濃度由每毫升0.1至0.5個菌落形成單位不等;該院14個環境樣本中,亦有兩個證實含菌,惟源頭未明。
水樣本帶桿菌
涉事的66歲男病人上月27日起因長期病入住東區醫院,本月10日開始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和發燒等病徵,確診罹患肺炎,其尿液樣本經醫院化驗後,證實對退伍軍人桿菌種血清型第1型呈陽性反應。退伍軍人症的潛伏期為2至10日,男病人在潛伏期間沒有外遊或返回住所。
為確定男病人的感染源頭,衞生防護中心聯同機電署與東區醫院展開流行病學和環境調查,到該院抽取樣本檢測。醫院的水樣本和環境樣本都證實對退伍軍人桿菌種血清型第1型呈陽性反應,但防護中心發言人指,退伍軍人桿菌可在多種環境和水源中存在,有關感染源頭仍需進一步調查。
病人曾入住的病房至今沒有新增的退伍軍人症個案,作為預防措施,防護中心已建議東區醫院停用受影響病房的相關花灑設施、在水龍頭加裝過濾器、為病房病人提供已煮沸的清水作飲用及漱口,以及加強監察病房其他病人的情況並為出現肺炎病徵的病人進行尿液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