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變化 - 左丁山

三十年變化 - 左丁山

昨日講及信興集團贊助Panasonic Cup(馬迷仍然稱之為樂聲盃,十一月十五日舉行),有派菜這回事,新鮮蔬菜由工場生產,左丁山是前所未聞。據介紹,Panasonic研發植物工場,生產系統使用水耕種植方式,以電子水質淨化設備,配合節能LED燈,揀選對植物光合作用作反應最高的光波,集中能量,加快光合作用,在無塵室內種植,絕無農藥,且可在本地工廠生產,直送本地用家,大大減少蔬菜的carbon footprint,直接可供食用,毋須再用自來水清洗。這類蔬菜培植若成行成市,菜農大可退休了。
信興當然還會展示「例牌菜」,就是長青演員羅蘭作代言人嘅「萬元電飯煲」,吸引人人吃白飯,配合馳名蒙氏咖喱,一眾賓客難擋吸引力。左丁山吃不得辣,這日見到自助餐枱居然有白汁雞皇,啱晒胃口,自製白汁雞皇飯一碟,味道上佳。這年頭要在茶餐廳吃到美味白汁雞皇飯,相當不易,中環「占美廚房」有售白汁雞皇飯,左丁山外父生前到占美廚房,最喜此菜式,記得每客售180元,並不便宜。吃過此飯與帝苑酒店稻菊在現場主理的日本魚生、壽司,已經飽飽,於是在JC Box內逛一逛,碰到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與新聞系陳婉瑩教授,憶起愛國報紙大肆攻擊美國干預香港事務,圖文並茂地把陳婉瑩扯進漩渦,說她是NED成員之一,於是故意與這位素來胸懷祖國的學者說笑:「哦,你從美國回流代表外國勢力!」陳婉瑩唯有苦笑,給別人蓋帽子,有時辯無可辯,徒呼奈何。數日後在一個大學朋友的飯局,談起佔中這個無可避免的題目(尤其是在學界飯局),一位成功商人問及,為何陳健民、戴耀廷教授等人如此反對中央?左丁山想起陳婉瑩、梁錦松、張家敏等人隨口回答:「港英所謂奴化教育下的大學生,由1970-1990不少是親共狂熱愛國的,千辛萬苦都要坐卧鋪火車上北京。大概1989是分水嶺,大學生從此對中共失望,回歸後董建華政府的教育政策大力推行母語教學,反而逼使港人家長注重英中英語,學生不讀中國歷史。回歸十七年,大、中學生一反上三代大學生常態,由親共變成反共,特區政府當要反思一下。」一位云:「陳健民等人畢業於80年代初,正值中英談判回歸,他們大力擁護民主回歸,觸動大學界支持北京,是愛國分子,三十年後變成反中央,當與中國的演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