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調查 塑膠碎片最多

海洋垃圾調查 塑膠碎片最多

【本報訊】環保促進會昨發表「香港2014年十大海洋垃圾」調查,塑膠碎片首次成為十大垃圾之首,撼低玻璃或發泡膠,10大海洋垃圾中有7項是塑膠或發泡膠製品,佔垃圾總數逾一半。
環保促進會行政總裁何惠萍指,本港急切需要尋找其他方法處理垃圾,例如俗稱焚化爐的轉廢為能設施。該會主席是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在立法會財委會一直支持三堆一爐。

環團促建焚化爐

十大海洋垃圾調查結果源於一年一度的「國際海岸清潔運動」,今年逾3,000位義工在40個地點清潔海灘,共撿獲4,500公斤垃圾。塑膠碎片撿獲9,456件,創歷年新高,相信來自水上康樂活動、捕魚、運輸等。
玻璃碎片撿獲數量較去年減少三成,香煙或煙蒂數量顯著下降,由去年排第四位跌至今年第八位,環保促進會認為與政府增加煙草稅有關。
今屆撿獲的常見垃圾,不少屬於中國品牌產品,包括膠樽、膠樽蓋、食物包裝紙等,環保促進會認為有關垃圾可能來自中國大陸,隨着水流飄到香港水域。該會建議政府應加強與周邊地區環保部門合作,減少廢物由周邊地區流入本港水域,並隨潮汐漲退沖到岸邊。
環保促進會行政總裁何惠萍指,有效廢物管理策略是解決海洋廢物的重要一環。長遠而言,垃圾堆填並非可持續棄置廢物唯一設施,認為本港要尋找其他方法處理垃圾,包括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