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藝壇政界大放異彩的李香蘭仙逝後,有文章提及她的兩次婚姻,而她一生的戀情絕非僅此兩段,早年與中國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擦出愛的火花,當屬其中之一。若不是被人在國內媒體曝光並責難,驚動層峰,這位日本美女與朱將軍的熱戀,未必不會開花結果。
朱世明生於湖南雙峰縣一仕宦世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十八歲考取清華大學,畢業後獲選赴美留學,先在麻省理工學院讀理科,繼進維珍尼亞軍校習軍事,再入哥倫比亞大學修得博士。一九二六年歸國,蒙蔣介石賞識任其副官,後當軍委會交通技術學校教育長、浙江省保安副司令、參謀本部處長和國防部二廳廳長,一九三六年起先後獲派駐蘇、駐美大使館武官,一九四六年以中將銜率代表團駐節東京。他精通外語,氣度灑脫,處事靈通,唯夫人居留紐約而有孤身寂寞之苦。
抗戰結束後,李香蘭被確認日本人身份洗脫「漢奸」罪名,由華返日,在東京最豪華夜總會駐唱,朱世明與之結識,兩情相悅,難捨難分。當時在軍事代表團供職的女作家冰心夫婿吳文藻憶及,他有次陪朱世明到夜總會聽歌,親睹朱、李對視的眼光曖昧而又脈脈含情。當晚李以中文演唱《恨不相逢未嫁時》,末句「我們只淡淡的招呼一聲/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苦痛/盡在不言中」,詞曲悲涼,充滿愛情之花凋謝的傷感。
朱、李之戀對外並不避忌。時任日本華僑總會會長的台灣政界大老高玉樹亦知此事,但回憶錄另有說辭:「朱世明團長是留美的將軍,風流倜儻,中日本的美人計,與唱《何日君再來》聞名的歌星李香蘭打得火熱。」不久,參加記者團赴日訪問的《中央日報》副總編輯陸鏗,在東京聽說此事,回國後給《新聞天地》雜誌撰文,最後一節為「關於朱世明團長」,說他經下屬介紹與日本女間諜李香蘭相識,「李在滬助敵為虐,在東北參加奴化工作,罪該萬死,但姿色與技能均勝人一籌,故得漏脫法網回國。目前與朱過從極密,不但有違管制精神,且影響工作效率,同時難保不生其他弊端」,還稱東京的中國人都盼政府迅速將李引渡回國加以處分。據說蔣介石看後大為光火,當即下令朱世明解職返國。陸鏗晚年在回憶錄裏檢討此事,自認該文內容不盡不實、信口開河並強姦民意,以表示對當事人的歉疚。他說回憶錄之所以要加「懺悔」二字,是因過往犯下許多錯誤,這也算一樁。一九八七年初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下台的「罪名」之一,是接受陸鏗訪談應答不當,而陸即以「一言喪邦」名聲大噪。但少為人知的是,這位「大聲」公早有筆拆鴛鴦的前科,令朱世明、李香蘭這對有情人「失望苦痛/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