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場今年客運量比去年上升逾5%,機管局正興建的新客運廊將在明年底啟用,每年可額外處理1,000萬人次的旅客。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表示,機場需興建第三條跑道應付旅客增長,工程會邊建設、邊保育,確保不影響中華白海豚。
設全港最大太陽能板
耗資100億元的中場客運廊昨日舉行平頂儀式,預計明年底啟用。中場客運廊樓高5層,共有20個停機位,每年可額外處理1,000萬人次的旅客。新客運廊有多項環保設施,包括全港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以循環再用水製冷,日後整體可節省20%能源消耗。
張炳良在平頂禮後表示,今年截至10月,機場客運量比去年同期上升5.6%,貨運量上升6.4%。港府正與機管局商討興建第三條跑道的融資安排,希望資金來源可多元化。
機管局亦承諾會盡量小心進行工程工序安排,做到邊建設、邊保育,建造期間海面航道會有限制,確保不影響鄰近水域生物,包括中華白海豚活動。張炳良不揣測三跑工程會否在立法會討論時遭拉布,但承認立法會會關注三跑是否合乎成本效益。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批評,中場客運廊已比原定計劃遲了數年興建,並縮細了規模,未有用盡機場土地。而第三條跑道估計成本高達2,000億元,更隨時因建築成本上升而再超支,政府應擱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