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舒丹經營溢利增47%佔中影響減退 聖誕銷售樂觀

歐舒丹經營溢利增47%
佔中影響減退 聖誕銷售樂觀

【本報訊】國際化妝品品牌歐舒丹(973)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憑銷售復蘇及控制成本得宜,在扣除滙兌收益影響後的經營溢利,仍按年大增逾四成。管理層透露,作為集團第三大市場的香港,因受佔領運動影響,故10月黃金周的生意意外地出現下滑,不過隨着消費者日漸適應後,銷售已慢慢回復正常,對聖誕檔期表現感樂觀。
記者:吳綺慧

歐舒丹早前已披露中期的初步銷售數據,幾乎全部主要市場都錄得雙位數的生意增長,勝市場預期。昨日集團在公佈業績前股價回落3%,收報17.26元。
集團今年期內共錄得890萬元(歐元.下同)的滙兌收益,而去年同期是虧損740萬元,故計及此利好因素,歐舒丹是次中期純利按年勁升163%,至3,665萬元。如單看經營層面,其效率亦見明顯改善,經營溢利大增47%,高過營業額9%的升幅。
由於日本為歐舒丹的最大市場,故日圓疲弱將對集團下半年的滙兌損益不利。集團財務總監Thomas Levilion則稱,由於集團美元相關收入正不斷提升,故日圓對公司的影響已較以往沒那麼顯著。
歐舒丹上半年在香港地區的銷售相當強勁,按固定滙率計增長達19.5%,主要靠批發及旅客消費增長所帶動。集團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Andre Hoffmann透露,集團第二季在香港的同店銷售已轉跌為升,佔中影響亦已逐漸消退:「顧客開始變得勇敢些,習慣商店附近有些吵鬧,所以生意已慢慢回復(come back),相信接下來的節日銷售會有強勁表現。」

與港視合作明年初開啟

Hoffmann又透露,公司已和香港電視(1137)簽訂了網購及廣告合作協議,但由於香港電視早前開台時網絡大塞車,故雙方的合作會延遲至明年初才推出。Hoffmann視有關項目為一個很好的拓展網上銷售及宣傳機會:「他們的推介很吸引,又可以在劇集中滲入我們的產品。」
另外,集團在中國上半年的銷售同比增長16.6%。Hoffmann稱打貪雖對奢侈品銷情有顯著打擊,但對化妝品業務影響較細:「在經濟放緩時,我們雖不能免疫,但抗跌能力高,女士們仍要買洗頭水、shower gel。」他稱,網購將為內地市場未來幾年的主要增長點,現時集團的自家網站銷售已錄得以倍計的銷售增長,下月亦會登陸天貓,並繼續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