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向地方妥協 料降準備金率

國策解碼:
向地方妥協 料降準備金率

人行上周五突如其來宣佈減息,出乎市場意料。有內地專家分析,中央在年底前急不及待減息,主要是為救樓市和舒緩地方債壓力,是對地方政府在政治上作出妥協,屬於「江湖救急」的一次性措施,不等於進入減息周期。不過,中央已表達要以貨幣寬鬆救實體經濟的意圖,短期內很可能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前表示「不搞強刺激」,新華社在9月16日發表《降息是對改革的不信任》社論文章,但隨即在17日,人民網就發表《降息不是改革的對立面》針鋒相對,兩大中央媒體互打擂台,說明減息行動具有爭議。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民企向銀行融資困難,減息對實體經濟意義不大,主要是為照顧地方利益。雖然中央希望以改革為重,但始終要向地方作出妥協。她補充,上周三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融十條」,其中要求增加銀行存貸比指標彈性,意味將原來不計入存貸比的同業存款納入。為免緊縮銀根,中央勢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做補償。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