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旗傳退出輪證市場,發行商勢力範圍大洗牌!輪證新例自2012年底實施以來,輪證發行商退場傳聞不斷,繼美銀美林8月傳退出後,市場近日亦傳出花旗有意淡出衍生輪證市場;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據統計新例生效至今近兩年,發行商摩通及渣打的市佔率持續攀升,以成交額計的輪證界五大發行商排名,已見執位。
發行商數據顯示,花旗輪證今年至今市佔率仍有3.6%,上月亦仍有4.3%,但近日成交卻見劇減,連續多日的單日市佔率更低至0.1%,為繼美銀美林後最低。
事實上,花旗自10月22日起至今近一個月,均未見有新輪證上市,已屬行內少見的情況,而花旗發言人及其環球金融亞洲認股證產品部主管黃集恩,昨日均拒絕評論傳聞。
據悉,東亞及野村等發行商今年市佔率低至0.2%至0.3%,花旗市佔率並不算是行業內最低,自黃集恩加入後,成交亦一度見改善,但有發行商指「有成交唔代表有錢賺」,並指有大行縱使不離場,也選擇放棄機構投資者市場,而除了盈利考慮,在新例後輪證交投運作及監管要求大幅提高,亦是不少發行商退場的考慮因素。
市場執位 摩通渣打躍升
近兩年輪證發行商屢傳退出本港輪證市場,早年有德銀、蘇皇、巴克萊及荷合,美銀美林在今年8月也傳淡出,並終止旗下多隻窩輪的交易,今年7月至今亦未有發行新輪證。
本報綜合港交所(388)提供數據,統計上月各發行商市佔率,在多間發行商接連退場後,大贏家為摩通及渣打,前者輪證市佔率由新例前的不足10%,大幅增加至上月的15%,排名由第五躍升至第二,取代瑞信;後者則由半成躍升至近12%,排名第四。
瑞銀雖然持續為最大市佔率的輪證發行商,但市佔率已由新例前逾兩成縮至上月的17%,法興亦由13%降至10%,排名第五。有發行商估計,渣打及摩通吸納不少已離場發行商的市場,令成交額上揚,但強調相關市佔率向來浮動大,難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