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er 食堂】
今天人人都說香港撕裂,昔日溫情彷彿變猜忌。惟走進灣仔小舖,獅子山下故事仍在人間。跟着「銀保之父」、前中銀人壽執行總裁蔡中虎,踏進泉記魚蛋粉搵食,老闆熟客親切交流的景象,鎮店之寶魚蛋粉麵躍然眼前,都在細訴香港成功之道與珍貴價值,蔡中虎認為那是有錢買唔到的人情味,與世代相傳貨真價實的品質。
記者:劉美儀
先後在滙豐保險及中銀人壽,擔任一哥的蔡中虎,去年底榮休,是奠定融合式「銀保」地位的推手,08年加入中銀人壽,以「因為愛.張文樂」廣告篇,打響公司名堂而為業界津津樂道。
蔡中虎是潮州人,他說「潮洲人鍾意食魚蛋粉,就眾所周知」,泉記老闆是「格傑冷」(自家人),故份外投緣,小店從「老竇嗰輩」以大牌檔經營,到「睇住佢搬入舖」,現在是第二代掌舵。
幫襯超過四十年
一碗魚蛋粉,從「幾蚊碗食到現在廿幾蚊」,多年來他有試過不同食檔,始終「佢嘅味道最啱我」,現在一個月仍光顧數次,「唔坐低都會揸架車買走」。與泉記結緣,源於外母幫襯,他說太太娘家就在店舖附近,那些年拍拖,泉記成為中途加油站之一,結果一食就超過四十年。
九十年代初,滙豐保險辦公室在灣仔新鴻基中心,亦促成他常來泉記幫襯,「lunch無應酬就會走落嚟食,鬆吓……開完會,會帶好多夥計嚟食」。
下一代受薰陶,亦已「自細食慣」,幾乎每周光顧,「細路嚟探完婆婆」經過又食,阿仔中學時期,更「試過一次過食咗六碗」。現在兒女成家立室,仍然情繫小店,「仔女(現住多倫多)未嚟呢到食魚蛋粉,好似未返過嚟(香港)」。
一份魚蛋情貫穿三代,他認為關鍵繫於泉記食物質素及服務態度,數十年始終如一,他亦悟出,畢生從事的保險業,追求與客戶建立終身夥伴甚至世代相傳關係,而非一張保單的理念,「其實同一碗魚蛋粉好相似」,故「從中偷師」,啟發自己營商之道。
人情味是無形資產,蔡中虎說,「如果同阿仔嚟,(老闆)梗問我阿女無返嚟?掉轉頭(同阿女嚟)又會問阿仔點呀……好似返到屋企嘅感覺咁親切」。
近年食店捱不起貴租,經常一雞死一雞鳴,但他指泉記經歷時代變遷,仍屹立不倒,「客戶食過又返嚟」,證明人情味及貨真價實的營商之道,「今時今日,呢個價值放諸四海皆準,絕對唔會過時!」
泉記手打魚蛋馳名
【話你知】
走街坊路線的泉記,以手打魚蛋馳名,紫菜鯪魚肉湯及酥炸魚皮,俱是招牌食品,開放式廚房,展示着老火炆製的牛坑腩及牛筋。
有「銀保之父」美譽的蔡中虎,鍾情魚蛋粉,他還特別提示記者,下筷前要「落少少佢哋自製辣椒油」,「吊」味一絕。
位處灣仔大榮華酒樓斜對面的泉記,經營了五十多年,店舖面積不大,僅容七、八張細枱,訪問時雖已是下午3、4點,但客人仍然不少,有些吃飽後,再外賣一盒盒未煮熱的魚蛋魚片帶走。
蔡中虎說,老闆自家製的魚蛋,「係用門鱔手打」而成,故特別彈牙爽口。眼前一碗魚蛋粉,魚片斜角切得大大塊,浸在撒上葱花的湯內,簡單不過,卻盛載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