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膽虹手記:珍惜有理想的年輕人 - 沙膽虹

沙膽虹手記:
珍惜有理想的年輕人 - 沙膽虹

在香港,有能力移民的是甚麼人?無非就是有錢或專業人士,他們多將子女送到各國升讀大學,希望他們接受英語教育,訓練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他們也是過來人,自己年少時也是思想浪漫、理想主義,也曉得尊重自己的成年子女,讓他們有獨立思想空間,雙方縱有不同意見,往往也只能以朋友式溝通討論,子女不一定能接受傳統嚴父式的家長,試問這些有能力移民的人,怎會好像羅范椒芬所說,怕咗𠵱家的年青人?
羅范說:「我有啲朋友話畀我聽,𠵱家移民嘅人多咗,移民嘅原因呢,佢話唔係因為怕共產黨,係怕咗𠵱家嘅年青人。」她指現代青年人抱持「一定要跟我做,係我講嘅先係啱」的想法。老實說,沙膽虹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講法,最近聽到朋友移民,無非是這兩年多感覺香港變了很多,變成不太熟悉的香港,擔心很多東西日後越收越窄,才考慮移居外國。
年輕學生為了香港人的民主自由,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甚至前途去爭取,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無論是否被認同,也是非常值得尊重和敬佩的。沙膽虹希望特區政府和中國政府能明白這些孩子,對他們給予最寬大的處理。
香港能有這些有獨立思考有理想的孩子,是香港的福氣。我們怎可將責任推在他們和他們的家長老師身上。香港應該珍惜他們。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