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屆滿 克里斡旋對達共識感悲觀 伊朗核談判限期擬延長

今天屆滿 克里斡旋對達共識感悲觀
伊朗核談判限期擬延長

伊朗跟六國進行的核談判最後限期今天(周一)屆滿,但美國對達成長久協議不表樂觀,而伊朗昨天更放風說願意將限期延長多一年。分析指雖然華府萬般不情願,但相信延長限期是唯一「出路」。

五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包括美、英、法、俄及中國連同德國,周末把握僅餘時間跟伊朗開會。
原定上周五要到法國巴黎尋求詢諮的美國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以及為相同目的要返回德黑蘭的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都齊齊取消行程,留在維也納繼續馬拉松式開會,是兩人三日內第四次會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也突然飛到維也納,準備昨晚加入會談,尋求爭取突破。
「我們正努力當中。」克里前天開會前表示,「大家都希望可以謹慎取得進展,但彼此間有重大分歧,一些嚴重的分歧正在克服」。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亦形容「這個周末就是大家見真章的時刻」。
正當克里對達成協議不表樂觀之際,輿論開始出現談判限期延期的揣測,到昨天伊朗更有消息人士指,「如果到傍晚仍未取得任何成果,我方會考慮延長限期半年以至一年」。

美恐延期令談判前功盡癈

華府對此相當有保留,除了因為總統奧巴馬希望盡快立下外交功績,亦深怕會令伊朗放軟手腳,加上明年1月轉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參眾兩院,極可能要求加強制裁,談判隨時前功盡廢,但專家相信延期是唯一可行方法,有關建議昨天可能會放上談判桌。
談判最大礁石,除了是外界聚焦的伊朗濃縮鈾存量、及西方如何放寬制裁兩方面,還有一直未獲輿論關注的核心問題:如何確保伊朗不會像當年北韓那樣暗地裏製造核武。《紐約時報》的分析指,針對伊朗可能以秘密設施、或從北韓輸入材料等渠道秘密製造核武,專家及情報人員曾向六國建議加入條文,以對伊朗進行具冒犯性、高度干預的突擊巡查。
伊朗革命衞隊情報機關負責人薩拉杰(Reza Seraj)已經警告:「這等同向他們的偵察機在我國上空巡邏發通行證,任他們巡查包括總統府在內任何地方。」
法新社/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