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台灣新寧靜革命(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迎接台灣新寧靜革命
(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已經進入倒數計時,過不久將選出一萬一千多名公職,塑造未來四年的政治面貌。這次選舉和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台北市長出現了所謂的素人參政,也就是無黨籍的候選人柯文哲(台灣民眾暱稱為柯P,因為他是台大醫院的professor)。他的屬性普遍認為偏向本土陣營,但沒有加入任何政黨,乃是以在野大聯盟代言者的角色,力拼國民黨籍的候選人連勝文,而他的參選,為台灣政治帶來了一些改變。
首先,政黨決定選舉的政治生態正在改變。目前就柯P與連勝文的支持率觀之,各家民調大概都是四成多對三成左右(以歷年投票率觀之,未表態而會投票的人大約剩一成),等於倒轉藍綠的傳統選票版圖,顯示柯P確實超越部份藍綠板塊。須知台北市的選民結構向來多是藍大於綠:從1994年首屆台北市長民選至今五次選舉,只有第一次由陳水扁獲勝,肇因於當年國民黨的分裂投票;2012年的總統大選,馬英九以將近六成的得票率擊敗蔡英文的三成九左右。換言之,台北市一直被視為是國民黨的鐵票區,大概只要是披着國民黨戰袍參選即可當選,連勝文,應該原本也是這麼想的。
然而在馬英九第二個任期內,政府被揭穿了各種荒腔走板的事情,先是親信部屬收賄,間接打破馬英九的清廉神話。跟着,與中國的親密互動,更引起台灣人民的猜疑。各種不滿的情緒終於在今年馬政府強行通過服貿協議後爆發,太陽花學運水到渠成的匯集民意,重挫馬政府的正當性。不過,在野的民進黨並沒有因此得利,根據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從2000年以來民進黨的支持率一直都在兩成五上下徘徊,國民黨則是大起大落,從最低的一成四到最高的近四成。在太陽花學運後,認同國民黨者跌到兩成三,民進黨沒有顯著變化,自稱中立的民眾則是上升到四成五的新高,也就是說,原本支持國民黨者又走向中間,這些人會決定本次選舉的結果。
再者,反權貴的政治型態正在形塑。當年馬英九之所以受到人民支持,主因之一是讓台灣經濟再起飛的政見,如今失信於民,其所屬黨派自然會遭受遺棄;此外,屢見不休的食安問題與欲語還休的政商關係,凸顯了馬政府的無能,這些亦牽連到連勝文身上。但可能壓垮連勝文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所謂的權貴形象。涉入選戰越深,連勝文的能力與財富越受批評,像是「一直玩」的競選廣告、諱莫如深的家族財產與事業等,被形容是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富二代。但倘若說台北人是基於相對剝奪感而支持柯P並不正確,因為柯P也算是家產豐碩,差別在於後者乃是長期行醫所得,並非含着金湯匙誕生。
另一個較不明顯,但深嵌在此次選戰的便是中國因素。自2005年胡連會以來,連戰一直被視為是北京通往台北的(最)重要管道,在馬政府任期內,許多兩岸事務也得靠連戰系統溝通。作為能夠直達中南海的連爺爺之子,連勝文在2013年與習近平的近距離接觸便受到對手攻擊,逼得他不得不出面否認。因為在太陽花學運之後,所有枱面上有志繼續參選的政治人物,都需和中國保持適當距離,即使連勝文尚未大量、明確地介入,但其家族具備的兩岸權貴資本主義色彩,卻是他不可避免的原罪。相較於柯P去年在北京的不亢不卑、應對自如,讓台灣人相信,他更有與中國折衝的能力,兩人高下立判。
這場選戰很快閉幕,結果將直接牽動2016年的總統大選。台灣是否會進入另一場寧靜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