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餅店新派曲奇 人情味不變

老餅店新派曲奇 人情味不變

【本報訊】華爾登餅店的格局數十年如一日,狹窄昏黃、上百款包餅擠得眼花撩亂。華爾登facebook專頁卻截然不同──新潮、鮮艷,相片盡是太子女孫芷玲的新派唧花曲奇,而女兒的曲奇餅底正是母親所創。新舊交集,在小小餅店上演,女兒創新招卻堅持三不變:價錢不變、格局不變,最重要是人情味不變。
初見華爾登餅店,是在「西環變幻時」的群組,有街坊誇下海口:赤柱有Jenny Bakery,西環都有華爾登熊仔餅,附上一張熊仔曲奇造型照。「其實我唔鍾意食曲奇,不過要接手,總得揀一樣嚟學。」孫芷玲邊在餅上唧花邊笑道。湊巧地其母施少娟第一門學的手藝,正是曲奇。

貴租搬舖 堅持留守西環

施84年與丈夫創立華爾登,因有做餅師傅臨時不幹,惟有親身上陣,隨其他師傅由唐餅學起,到麵包、蛋糕無一不精。堅持不加防腐劑,麵糰要自然發酵。拿起一個吞拿魚包,有重量的,第一口吃到最後都是吞拿魚。
原來施少娟昔日想搬到九龍,「試過去屋邨睇,一入邨已經有人嚇:『你租啦!一個月幾錢睇場呀!』睇嚟睇去都唔啱,呢度唔同,好平靜」。如今女兒坐鎮,除了加賣唧花曲奇,又加入新理念,麵包晚上都捐去老人院。最近雨傘運動,孫芷玲不滿有團體在店旁呼籲簽名撐警,弄了一堆黃傘曲奇掛在門口抗衡,又送曲奇到佔領區。孫芷玲大展拳腳,卻沒想過要為老店大翻新,「老店一定要keep住係咁樣!」她目標清晰:餅店格局、包裝如昔,還有街坊情如昔。從前工作記性差,筆記堆至一米高,現時熟客買甚麼、買多少她統統記得。以心待人必有回報,有熟客做完蛋糕拿來給她試味、回送禮物。
舖租年年加,本月剛加近一倍,至約八萬元,孫未及另覓舖位,加上母親捨不得,惟有續約,但又無力承擔,預料一年後終要搬舖,但一定留在西環,本身全家均住西環的她笑道:「搬咗五次,都係搬返西環,冇其他地方去。」

雨傘運動期間,餅店送黃傘曲奇到佔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