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不知仍有域多利道泳棚

街坊不知仍有域多利道泳棚

【本報訊】要數西環歷史景點,泳棚絕對應記一項。五十年代,港九新界合共有近10個泳棚,當中又以西環的鐘聲泳棚和金銀泳棚最有名。隨着政府收回土地及泳池普及,現僅餘域多利道泳棚,至今仍是不少老泳客每日必到之地。
記者出發前向幾名西環街坊問路,他們都振振有詞回答道:「執咗好耐喇喎!」先有老店店主、小巴司機將記者指向新泳池,上了的士,司機一臉疑惑,在我們堅持要去域多利道泳棚下,他不太情願的把我們載到目的地,找續時還嚷着「執咗啦!」孰不知入口就在眼前。
沿山拾級而下,泳棚竹橋就在眼前。60歲的蘇先生,每天早上都到域多利道泳棚游泳,這天因事改在下午前來,對於傳言他笑道:「朝朝早10幾20人喺度游!」他喜歡在海裏自由自在暢泳,「游開呢啲(泳棚),唔鍾意游泳池!」泳棚風高浪急,曾有泳客出事,但蘇認為不危險,「慣咗喇」。從前西環沒有甚麼娛樂,最大的娛樂便是游泳。泳棚大約在二十年代出現,最早在北角沿岸,在海邊以竹搭成橋,通向海中心。街坊誤會已結業的,是西環兩大著名泳棚鐘聲和金銀,現時的域多利道泳棚,於1988年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