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Startup】
能源價格上升是世界趨勢,大型企業為免硬食升幅,只好搜羅新的能源技術,太古(019)旗下業務能源需求甚殷,促使集團去年成立「太古可持續發展基金」,至今已投資三間能源科技公司,負責營運投資團隊的林立勤(Philippe Lacamp)接受專訪時表示,目標要投資共六間能源科技公司。
記者:馮健鏗
受可用水匱乏、水質污染等問題影響,可持續發展事務總監林立勤預言,水源危機將在未來首當其衝,太古於是入股以色列水處理公司NanoSpun,持股13.68%,估計NanoSpun的污水處理能力可應用於太古飲料業務的水力壓裂系統,及海洋開發的溢油應變方案;另又入股Green Biologics及Avantium兩間經營潔淨及可持續發展技術的公司。
傾向B輪融資企業
「我們傾向投資進行B輪融資的科技企業」,林立勤解釋,這類企業一般處於試驗與商業化之間,有一定技術保證,風險低於進行A輪融資的雛型企業,又指基金規模仍然很小,過去三次入股的金額只介乎2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持有該等企業最多一成股權。基金定下的投資期約為3至5年,之後很可能會將股權在太古系內部出售及轉讓,未來會視乎情況考慮加碼增持,「沒需要等待它們上市才收成」。
不過具潛力的科技公司往往不愁資金,面對李嘉誠、蓋茨、Google等在高科技投資享負盛名的對手,林立勤認為,太古的優勢是品牌,「太古與維港投資截然不同。我們更專注在石化、水源、生物科技等,能為那些科技公司擴展規模,將技術引進旗下業務如地產、航空、飲料、海洋服務等」。
除了上市公司持有的基金,林立勤指,國泰航空(293)亦於今年8月亦宣佈投資於一家航空生物燃料發展商Fulcrum BioEnergy,而母公司John Swire & Sons 亦於去年收購生產生物柴油的Argent Energy近75%股權,現已用於近六千輛汽車,以及售予全球各地需要採購最環保生物柴油的燃料供應商。
展望未來數年,林立勤認為,有信心會見到一些香港科技公司崛起,指旗下創業加速計劃blueprint也擁有研究質素上乘的公司,「不過現時還未有香港能源科技公司主動接觸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