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為民主「贖罪」

律師為民主「贖罪」

【記者彭美芳報道】在中環上班的律師周先生,過去40多天的佔領金鐘,凌晨下班還是要去一趟干諾道中的天橋車路,看看學生、物資、自修室是否安好,每次到自修室,他都會放下100元WiFi券,這100元,他視作是「民主贖罪券」。他不能放下工作、家庭,不能全力投入社運,但受到亡父的民主感召,近年開始覺醒,只想為民主多走一里路,「如果老竇喺度,佢一定日日去佔領」。
周先生指,9.28警方施放催淚彈當晚,他剛下機,然後幾乎每晚上都到來。身為事務律師及家中經濟支柱,周先生無法不顧一切做佔領義士,但在中環上班的他心繫佔領區,自從金鐘成立自修室,每天經過都會放下100元WiFi券,他形容這是「贖罪券」,「當出少少力,呢度冇人會收現金,惟有幫學生上網做功課」。他說會「支持到最後,只要仲有學生喺度,我就喺度」。他覺得學生勇敢、善良,「今次係學生帶咗我出嚟」。

盼勿再有衝擊事件

11.19日凌晨,有衝擊者打爆立法會的玻璃門,周先生覺很可惜,認為這打破了雨傘運動和平的「神話」,現在神話破滅了,反佔中者笑了,「It just doesn't help.」
周先生自小就去六四集會,父親也活躍於社運界,早前不幸離世,他指若父親還在世,一定每晚佔領街頭,可惜現今天人相隔,參與社運恍如追尋父親的身影。周先生在雨傘運動期間,反思以往對社運的參與太少、走得未夠前。這場運動改變了他,除了上班,到佔領區是生活第二位。
工作約五、六年,周先生在這場運動中發現,時下年輕人已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上咗年紀嘅人成日話啲學生唔識嘢、被煽動,但其實佢哋知道,講同寫都好過你,有理念、有行動」。下一代質素之高,令他感意外。
法律界之間對佔領運動抱着擔憂態度,因為這衝擊法治,或會動搖香港一直以來的法治基石,他希望不要再有衝擊事件,不要令學生蒙上暴民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