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今年8月公佈由香港大學教授周永新領軍進行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距今逾三個月,嘆慢板數月才有跟進工作。據了解,扶貧委員會將就退保研究報告草擬諮詢小冊子,議題包括應否免資產審查、政府財政負擔能力及檢視現行保障制度,料拖至最快要明年上半年才展開諮詢。
記者:王家文
原定9月底舉行的扶委會大會,因佔領運動而延期兩個月,明天召開。除討論退保研究報告外,也會商議下一步跟進工作。據了解,委員會將草擬退保諮詢小冊子,初步會就諮詢框架訂出方向性建議,如不應削弱強積金(MPF)作為退保其中一支柱的功能、集中資源幫助有需要長者的政策目的等;並建議把坊間對退保研究報告的意見加進諮詢小冊子。
或加長者生活津貼
至於諮詢的議題,委員會初步建議三大方向,包括退保的根本性質是扶貧還是福利措施、如何解決政府長遠的財政承擔,以及應否完善現行保障制度以取代退保等。首階段諮詢對象包括區議會、工商界、社福界及相關持份者,至於會否廣泛公眾諮詢則要再議。
根據統計處向扶委會提供的數據,在福利轉移後,去年約有29萬名長者活於貧窮線下,當中約八成有申領不同的社會保障。政府多次聲稱退保議題複雜且具爭議,尤其對全民退保更有保留,傾向優化現行政策。據悉,中央政策組曾作研究,建議把現時長者生活津貼增加至3,000元,並調高長者綜援金額,以取代全民退保。
扶委會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專責小組委員黃洪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政府不積極跟進退保研究報告,他認為若單靠優化長者綜援或生果金,政府支出更大,長遠應勞資雙方供款。
他促政府盡快落實全民退保,若再推遲至2018或2019年才推行,屆時人口老化問題加劇,財政上更難持續。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也對政府未就退保進行諮詢表示失望,但他對應否「全民」免經濟審查有保留,認為應由政府、僱員和僱主三方供款,財政上較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