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減息料非政策轉向

內地減息料非政策轉向

【本報訊】人行逾兩年來首次降息,引發市場關注貨幣政策有否改變。不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這並不是貨幣政策方向的轉變;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強調,貨幣政策依然穩定。中金則發表報告,預期此次貸款基準利率下調40個基點,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3,6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GDP的0.6%),企業將可受惠。
馬駿分析,雖然經濟增長速度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也在取得積極進展,沒有必要採取強刺激;最近一段時間的通脹持續低於預期,工業品出廠價(PPI)環比持續下行,存在着推高實際利率的壓力。他說:「這次利率調整恰恰是為了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認為這次降息有利於促進實際利率回歸,但並不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

中金:效果有待觀察

中金則認為,由於銀行利差收窄,銀行信貸意願可能下降,政策效果有待觀察,故該行相信一次降息並不足以穩住經濟增速,考慮到PPI通縮加劇,企業面臨的實際融資成本仍然偏高,人行可能還會進一步降息、降準或加大銀行間流動性投放。瑞銀亦認為明年底前,人行將再降息40至50個基點。交行則指未來若經濟增長不見改觀、融資成本未見下降,仍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
對於人行實施非對稱降息,新華社評論員分析,貸款企業、儲戶成為了最終的受益者,雖然存款基準利率一年期下調了0.25厘,但同時透過銀行存款基準利率浮動區上限提升至1.2倍,存款人仍有機會不受損失,維護存款人合理的實際收益,擴大居民消費,提振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