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移民 羅范:因怕咗年青人

朋友移民 
羅范:因怕咗年青人

【雨傘革命 第57天】
【本報訊】佔領運動爆發後,參與運動的年輕人受各方支持和肯定,但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向年輕人開炮,指有朋友「怕咗𠵱家啲年青人」,所以決定移民,批評老師、父母「冇好好引導(年輕人)」,若日後由這些青年人當權,「香港唔知會變成點」。泛民、教育界批評羅范為政府推卸責任,學民思潮黃之鋒反駁稱,羅范的朋友「可以移民到一個沒共產黨的地方,但不能移民到一個沒年輕人的地方」。
記者:呂浩然

羅范椒芬

身兼港區人大代表的羅范,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聲稱有朋友要移民並非怕共產黨,而是怕年輕人,「我有啲朋友話畀我聽,𠵱家移民嘅人係多咗,移民嘅原因呢,佢話唔係因為怕共產黨,係怕咗𠵱家嘅年青人」,又指其朋友覺得青年人抱持「一定要跟我做,係我講嘅先係啱」的想法,拒絕聆聽別人意見,更揚言「如果佢哋當權嘅話,香港唔知會變成點」。

黃之鋒:不能移民到沒年輕人地方

羅范稱對這現象感「心罨」,認為佔領運動領袖也是有思想的精英,「你睇佢哋入到好嘅學校、考到好嘅成績,其實係有思想嘅」,年輕人所以變成這樣,責任在老師、父母等成年人,「我覺得個問題唔係在於佢哋(年輕人),而係在於我哋成年人,包括父母、包括老師、包括社會人士,有冇好好引導佢哋」。又重申人大決定「絕對不能動搖」,認為應先「袋落袋」。
曾主管教育政策的羅范以往也曾發表不少為政府政策失誤推卸責任的「偉論」,如回應有老師自殺,她反問若老師因教改自殺,「點解淨係得兩位老師(自殺)呢?」黃之鋒昨立即於社交網站反駁羅范謬論,「請羅范轉告那位朋友,他可以移民到一個沒共產黨的地方,但不能移民到一個沒年輕人的地方」。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也反駁,近年確有不少人移民,但大多是不滿中央態度強硬或社會撕裂所致,甚少因為怕年輕人,質疑羅范是「以偏概全」。葉又指羅范的言論反映她低估問題的複雜性,青年有其思考及觀察,不是成年人的引導就會全盤接收。
公民黨陳家洛亦批評羅范「屁股決定腦袋」,抱內地人思維才會「歧視有獨立思考嘅年輕人」,又指學生不是如羅范說法般被成年人「教壞」了才會挑戰權威,相反正正是羅范有份推行的通識教育成功,才會懂得有批判思考。

羅范椒芬過往惹火言論

06年1月
「根本上教改咁多學校都做,如果係(教改),點解淨係兩位老師(自殺)呢?如果你認為係教改形成的話。」
05年5月
「做教育署署長時,已希望為老師創造空間,但過咗幾年後,空間創造唔到,我都唔知點解!」
04年5月
「辦教育好似食白粉上癮一樣,雖然是辛苦,但當教到精靈的同學,便會忘卻辛勞,九月開學時又再辛苦一番。」
04年4月
「很多人批評特首,但年輕人最無資格(least qualified)去批評,因為沒有了特首,你們不能得到如此多資源。」
01年10月
「中產失業人士可以考慮去教書。」
00年11月
「不能承受熱度的,我抱歉地說,他們需要離開這個廚房……如果有人不喜歡這個遊戲,又或者覺得手中的茶(教改)不是他想要的,便需要離開這個『廚房』。」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