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三差五見小三亮相娛樂版,什麼「富商不理台灣女星未婚生女包養小三在意大利學油畫」、「小三肉墊人夫澳門陪賭陪笑袋一億豪宅」、「餅女暗撻永安太子爺七年不管前妻重病垂死控訴」……
照片、言行曝光,被傳媒形容為「得戚」,相當傳神。為什麼她們會得戚?因為進擊的小三自視贏面高,不免帶着挑釁嬌笑。
不談男女關係與倫理道德,不如談「得戚」。這是個人盡皆知的廣東俗語。電視上也有廣告,教人用手機看劇集,炳哥旁白:「教到你識,教到你得戚!」終於搞掂,不免招積,得意洋洋。
而巴閉、跋扈、囂張、沙塵、飄飄然、頭岳岳、鬆毛鬆翼、寸……都差不多意思。「抵得佢個衰樣吖藐嘴藐舌,睇佢得戚得幾耐!」粵語陳片中常見對白,當然形容狐狸精專用。
──但原來「得戚」,是與「戚眉戚眼嘴藐藐」無關的,所「得」的是「敕」,這「敕」指皇帝詔書的一種,得到聖旨照住,恃「寵」才可生驕,旁人無可奈何。又,在道士收妖鎮壓殭屍的符咒上也有這個「敕」字的,貼在其頭上代表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