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有些花邊新聞真令人啼笑皆非,譬如數天前轉載《泰晤士報》的「都會型男已Out,斬柴佬爛撻撻上位」,乍看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應。當然無可否認男人品種像衫褲鞋襪一樣,在瞬間即變的潮流中載浮載沉,今季馨香的萬人迷,下一季可能迅速淪為無人問津的籮底橙,然而那款近年被冠上Metrosexual美名的所謂都會型男,其實是歷久不衰的主流,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不會那麼容易話out就out。舉個方便的例子:近日抵港為《時裝巨人的狂情歲月》做宣傳的卡斯柏尤里爾,正是M陣營表表者,出席首映酒會瀟灑倜儻,圍觀的男粉女粉個個暈得一陣陣,何來被時尚狠心拋棄跡象?況且夾硬把out這樣一個和同性戀息息相關的字眼扯到他身上,杯弓蛇影的法國片商恐怕以為你別有所指哩,崩口人忌崩口碗,知情識趣的千萬勿提。
啊哈,不是我信口雌黃含血噴人,此片遠在彼邦的話事人的確驚青保守,絕對和坊間樂於「香頌」的浪漫自由形象南轅北轍:那場首映原先是慈善首映,我還高高興興認購了十張門票,打算邀請至愛親朋齊齊捧場,不料萬事俱備,法國那邊驚聞受益的智行基金會是個協助愛滋家庭兒童的機構,馬上打退堂鼓,拒絕和任何與愛滋有關的組織掛鉤,以免名譽「受污」──這麼落伍的思想,難為他們大言不慚,沒有以詐肚痛作龜縮藉口。荷里活的一哥一姐,每年康城影展都有盛大愛滋慈善活動,為什麼他們會如此恐懼,猶如被逼與伊波拉患者共處一室?而且,戲裏路易加萊爾飾演的聖羅蘭小男友,不是死於愛滋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