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篇】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黃霑筆下家喻戶曉的《獅子山下》,不僅道盡香港人打拼精神,更滿載黃宇詩對父親的懷念。一代鬼才黃霑離世10年,留下的,不止發人深省金曲,還有親手寫給愛女黃宇詩的家書。這封首度曝光的家書,其中「人只要天天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更是霑叔對愛女的教誨。在明天霑叔離逝10周年,黃宇詩給父親回信,感激父親多年教誨,也告訴霑叔,她現在活得很好。
撰文:張俊銘
曾創作接近二千首流行曲,身兼廣告人、作家及藝人,絕對是影響香港近數十年文化的一代鬼才黃霑。04年11月24日離世,10年過去,霑叔的打拼精神仍在,對女兒的教誨,亦一直深深印在黃宇詩腦海中。
這天,黃宇詩走到獅子山下細味霑叔親手寫的家書,懷緬着跟父親的時光。在黃霑01年寫給黃宇詩的信中,分享着人生哲理,逆境的領悟,教導女兒珍惜親情可貴,也以過來人身份勸女兒對感情事放下執着。當時患病的霑叔在信中說:「人的生死,是必然經過的道路,早些遲些,分別不大,這次的關口,反而令我更明白生命和時光的可貴。」
父女愛以文字溝通
事隔10年,黃宇詩坦言對爸爸印象有增無減:「佢離開後,自己有意無意想多啲了解老竇,對佢嘅印象冇減過,只會越來越深。智慧老人,係最能代表我心中嘅黃霑。」
從小,黃宇詩未有機會與霑叔同住,但感恩能與父親維持良好感情,她說:「佢教我嘅嘢我都會記得,喺度實踐。佢愛用文字同人溝通,用fax來往,唔鍾意傾電話。佢話書信可以睇完再睇,好鍾意睇我啲字,今時今日睇番佢嘅書信,好似同佢傾偈咁。」
「人只要天天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是霑叔信中對愛女的教誨,黃宇詩說:「佢用過一個比喻,日本婆行路,着住一件和服,唔可以好大步咁行,只可以細步行,如果每日咁行,就會行到大段路,佢走呢10年,我更加提醒自己咁做。佢話努力唔放棄,會帶你去到另一個層次,老竇教我呢樣嘢,今時今日最受惠。」
黃宇詩仍在母親華娃腹中還未出世,霑叔已投向林燕妮懷抱,但黃宇詩直至11、12歲才知道父母離婚原因,她說:「我細個爹哋已經唔喺屋企,都唔知發生乜嘢事。我11、12歲先至知爹哋因為乜嘢原因唔要我哋,嗰晚喊咗好耐,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可以咁傷心,但之後都接受咗,覺得爹哋都唔係唔錫我吖,𠵱家諗返轉頭覺得冇嘢,好多嘢都係整定。」黃霑一生感情生活豐富,黃宇詩笑言不會效法:「佢咁(感情生活)豐富,我哋三個小朋友反而唔會做,佢有同我講過one at a time(一段時間只有一段感情),叫我拍多啲拖,佢成日都講一句:『感情事係唔可以用邏輯思維去解釋。』」
與父親難忘的回憶,總是童年往事,黃宇詩說:「細個我哋舉家要移民,嗰種唔捨得難以形容,佢好唔捨得我哋走,嗰一幕好深刻。而每次我喺加拿大返嚟,佢都會送一紮好大嘅花畀我,爭人周身債佢都會買一紮好貴嘅花畀我。」
遺憾未同賞哥哥騷
說到跟霑叔最遺憾的事情,黃宇詩說:「張國榮《跨越97演唱會》有請爹哋去睇,嗰日預咗飛畀我,但嗰日我同男友嗌交冇去到,到今時今日我會覺得,有乜理由咁蠢,最大嘅遺憾係點解我冇同老竇去睇張國榮演唱會,我係失去咗嗰晚同佢相處嘅時間、同佢傾偈、分享個騷有乜嘢感覺。」
明天是霑叔離開10周年,除了文字,黃宇詩再也想不到還有甚麼可以送給天上的父親,所以親自給霑叔回信,感謝父親一字一句陪她走過十載,信中黃宇詩並告訴霑叔說:「只想你知道,你教我的,我都在實踐。而且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很幸福快樂。這一切都是你教曉我的人生態度。希望你會以我為傲呢。」
【難忘時刻】黃霑10件事
父母合照
站在後排中間的霑叔西裝骨骨與父母合照。
麗的年代
勝新太郎60年代亮相麗的《金玉滿堂》,霑叔和汪明荃以日本傳統打扮以示歡迎。
亮相無綫
73年黃霑首次為無綫節目《唔出奇呀》演出。
揭破戀情
88年除夕,黃霑與林燕妮在查良鏞見證下求婚,當年拍拖中的李嘉欣和倪震如花仔花女。
不平則鳴
89年六四民運後,霑叔與全港百萬市民一起參與大遊行。
涉足主持
霑叔跟倪匡和蔡瀾主持的亞視《今夜不設防》大受歡迎,曾訪問劉培基等名人巨星。
不文本色
在92年的電影《不文騷》,霑叔飾演不文笑話主持,盡情發揮其不文霑本色。
師徒合奏
霑叔為口琴大師梁日昭徒弟,兩師徒曾一起在《十大中文金曲》的台上合奏。
送別好友
好友羅文02年喪禮,霑叔與朱培慶、鄧光榮負責扶靈。
入土為安
10年前黃霑的追思會上多位親友到場送別一代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