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團體辦課程提升競爭力 學維修拯溺 戒毒者重生

志願團體辦課程提升競爭力 
學維修拯溺 戒毒者重生

【蘋果基金撥款】
浪子回頭金不換!戒毒難,堅持遠離毒品更難,不少曾經沉淪毒海的邊青及釋囚,即使想重投社會,又談何容易?基督教新生協會及基督教恒信職業訓練中心轄下的恒信車房,分別透過拯溺訓練課程及汽車維修課程,提升戒毒者競爭力,為學員提供在職訓練及就業機會,助他們重展新生!
記者:鄧詠中 邵沛琳

已獲拯溺總會專業資格的阿達(40歲),現為拯溺課程助教,正修讀海洋基礎課程,盼盡快考取沙灘救生章。中二起吸食「白瓜子」、「冰」及「咳藥水」的阿達,十年前由牧師介紹認識基督教新生協會,他直言戒毒之路充滿掙扎,「畀好多藉口自己唔想入嚟(新生園),啱啱入嚟又成日想走」。
曾干犯盜竊罪而入獄的阿達最感恩就是在戒毒路上認識任新生園義工的太太,三年前阿達更受訓成為協會職員,與新生樂隊成員積極參與外展服務。

修讀毅進 盼做室內設計

「之前完全唔識游水,一落水好似浸溫泉,後來又要喺3分15秒內來回100米救人,真係有諗過放棄」,不諳游泳的阿黃(28歲)現已考獲銅章,他坦言學習拯溺絕不容易,幸得弟兄鼓勵堅持到底。
讀至中二便輟學的阿黃十年前受朋友影響開始接觸毒品,一直斷斷續續吸食俗稱「K仔」的氯胺酮。至大半年前,他經朋友介紹入住新生園,「吸毒令屋企人好心痛,係時候醒覺,入嚟(新生園)都有清晰目標同珍惜機會」,曾在室內設計公司工作的阿黃於今年9月重拾書本,修讀毅進課程,盼可重返室內設計行業 。
基督教新生協會設有戒毒治療及康復中心「新生園」,經法庭、醫院轉介或自願入住的男性吸毒者可於「新生園」接受治療。該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4.8萬元,於今年5月起舉辦「重返社會職前培訓計劃之拯溺訓練課程」,課程透過共70小時水上及陸上訓練,助學員考取香港拯溺總會的專業資格。
拯溺課程一共有七名戒毒者參與,包括學員阿黃及阿達已於8月完成課程。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

現為拯溺助教的阿達經常健身裝備自己。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 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