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市場仍傾向預期中央會加大定向放寬措施之際,人行昨於傍晚突意外宣佈,今日起全面減低存貸息率,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減幅(減0.4厘)大於存款利率減幅(減0.25厘),是2012年7月以來首次減息。分析指人行「保增長」、鬆企業信貸的救援目標明顯,與總理李克強日前推十招助中小微企融資解困,亦一脈相承。人行重申,是次調整利率「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意味暫無意持續減息。
記者:劉美儀 黃珮琳
調整後,金融機構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降至2.75厘及5.6厘,在利率市場化改革下,內地銀行的貸款利率(除個人住房按揭仍受限外)早已放寬下浮限制,存款利率上浮區間,今次由1.1倍擴大至1.2倍,是2012年6月後另一次放寬行動。分析認為,此舉是讓銀行保住下滑中的存款基礎之平衡考慮。
長期貨幣政策未轉向
根據人行網站公佈的改革答問,當局指在「經濟增長有下行壓力」時,部份企業特別是小微企,對融資成本的承受能力降低,調整利率重點是「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突出問題」,但是次調整屬中性操作,貨幣政策並無轉向。
估中年內減息的巴克萊中國經濟師鄭岩向《彭博》表示,已出台的刺激措施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無效,故「唯一出路」是削減貸款基準利率。
下月初,內地將公佈一系列包括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等11月份數據,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減息公佈屬意料之外,相信此舉是「保增長」、挽救11、12月份經濟數據的短期救援行動,冀第四季經濟增長不致跌低至7.3%以下水平,故全面減息穩住經濟免過急下行;減息後相信當局到明年,視乎經濟數據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料刺激經濟效果明顯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指,全面減息遠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對刺激經濟及放鬆企業借貸成本效果明顯,儘管貸款利率下浮已不設限,但中小微企很難獲銀行下浮息率,故降低基準貸款利率有實際作用。當前經濟數據下滑較急,通脹偏低,城市放鬆物業限購後亦沒有引發泡沬再現,故他說減息顧慮較少,相反歐日量寬人幣偏強,對內地出口壓力加重。
中金表示,減息發生於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對內房股最有利,亦可給「基本面托底」。高盛報告謂,不對稱減息為市場帶來「足夠刺激」,保險股會較銀行股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