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日子 - 陳惜姿

背包的日子 - 陳惜姿

有朋友去泰國,將會經過一個叫Kanchanaburi的地方。當她讀到舌頭都打結時,我淡淡地說:我去過,並清楚地指正她的讀音,中間的chan,即姓陳的chan,不用捲舌。她對於我連這些冷門地方都到過,覺得奇怪極了。
那裏其實不冷門,電影《桂河橋》就是在那裏拍的。該處離曼谷不遠,又不用忍受烏煙瘴氣之苦,食宿便宜,很受背包客歡迎。我近廿年前當背包客時,在那裏渡過了不短的時間,不為觀光,不為轉車,純為廉價過日子。
在旅館遇上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大家無所事事,就在聊天。他們知道我來自香港,都不相信,他們沒遇過香港人會如此浪擲青春,如此漫無目的。你們不都是爭分奪秒賺錢的嗎?
我不知那是讚美還是什麼,也懶得管。那段日子像個實驗,自己是不是可以用另一個方式生活。那趟旅程,我和旅伴沒有預算何時回港,出發時買的是單程機票,由香港飛抵印度後,開始這段「慢遊」。在印度玩了兩個月後,循陸路到尼泊爾、西藏、雲南。全程慢動作,最記得在大理時,每天在餐廳呆坐,讀紅樓夢。
由昆明到曼谷,也是沒計劃的,看見旅行社有此航線的機票出售,便買了單程票。到了曼谷,再躲到Kanchanaburi。看過之前的風景,對泰國的景點看不上眼,寧願坐在旅館花園看書。
泰國之後還去了歐洲,那次旅程一共去了九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