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為了奇洛李維斯 - 彭浩翔

【七筆思議】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為了奇洛李維斯 - 彭浩翔

年輕時候有兩部西片影響我很深,一部是《驚天大行動》(To Live & Die in L.A.),記得那時候還是在金獅影視租錄影帶回家看的,看後感覺電影酷得不能再酷,它講述一名警察,因其卧底同僚在追查一個偽鈔集團時被殺,於是他跟那個同僚的女友再次搭上,然後一起追查。故事大概就是這樣,要是沒看過也沒關係,它的港產山寨版也許你有看過,那就是當年由劉德華主演的《獵鷹計劃》。

當年《驚天大行動》吸引我的,是那個印偽鈔的反派,他還會放把火把完成的畫作燒掉。

當年看過《終極豪情》後,總覺得奇洛李維斯(左)酷得要命,因此決定自己總有一天要學會衝浪。

模仿電影最酷形式

但當年吸引我的,並不是這些,而是那個反派角色。他除了印偽鈔外,還是個藝術家,他每次完成畫作後,也會放把火把畫燒掉。其實故事細節我早已忘記,但這事卻一直深深在我腦海裏,總覺得酷得要死。於是那時候我把許多我的噴畫,都拿到一個工地上,然後灑上天拿水,當時的女朋友想阻止我,但我堅持說看過那電影後,我認為這樣才是一個最酷的形式。當然女朋友反駁了我,那個燒掉所有畫的人,也同時在印偽鈔,為甚麼我只學燒畫的部份,大概因為印偽鈔一事,我既不懂也不會,所以才只學其一部份的酷。最後我也就一把火把我的畫燒掉了。

而另一部電影是《終極豪情》(Point Break),當年看過後,總覺得奇洛李維斯酷得要命,因此決定自己總有一天要學會衝浪。游泳我還可以,但只屬泳池一族;對於鹹水游泳,總覺得游後身上的那股海水味,長時間也洗不掉。加上除非把打麻雀也當是一種運動,否則在我家裏是無法找到一個運動愛好者,因此在我的人生中,一直沒有找到學衝浪的機會。
時間一路一路過去,在去年我四十歲生日時,我終於給自己許下了一個願望,就是希望來年學會衝浪。當然,有些人(也包括我太太)認為四十歲才開始學衝浪,是一種中年危機,但我並不認同,因為一個人從小循規蹈矩,到中年才做瘋狂的事情,才叫中年危機;但要是他從小就瘋狂,而一直延續到四十歲,這可不能說是中年危機,他只是貫徹地活在他一生的危機之中。而且我認為危機也沒有甚麼不好,衝浪固然危險,但危險能讓人清醒,有時候生活過於安逸,也會讓人昏昏欲睡。
其實要學衝浪並不困難,反正在香港也有不少衝浪地點,但原諒我天生的浮誇,我總認為既然要學一種新東西,有個好開始是很重要,因此要學衝浪,當然是希望在衝浪聖地──夏威夷開始吧。當然,我可以替自己安排到夏威夷度個假,可是我總有着各樣工作纏身,能花的時間不多,要是只去一趟一星期的旅行,是不可能學會的,因為衝浪需要長期持續訓練,讓肌肉建立起記憶,而不是用大腦去指揮。

我從小就瘋狂,而一直延續到四十歲,這可不能說是中年危機,只是貫徹地活在一生的危機之中。

把工作搬到夏威夷

因此我得找個方法,讓自己能有更多時間待在夏威夷。結果我花了半年時間去思考,終於決定把一個即將要監製的項目,直接搬到夏威夷去拍攝,這樣我既可監控整個電影計劃,也有足夠時間讓我去發展我的衝浪。但因為行程上的種種安排,趕不及於我今年生日前出發,最終延至10月底才正式來到夏威夷,過着我的中年working holiday。
當然,劇組在替電影找景的過程中,也額外花了部份精力,去幫忙找好的衝浪教練。因為根據之前學滑雪的經驗,有些高手不一定會教人,正如好廚師不一定是個好烹飪導師一樣,能否以第三身形式去傳授技能,其實也是一門專業。

我花了半年時間去思考,終於決定把一個即將要監製的項目,直接搬到夏威夷去拍攝。

在草地上練習滑浪

慶幸這次找來了Micha。他告訴我衝浪第一大事,就是要學會如何保持彈跳力,從趴下直接把腳跳到該站的位置上,只要做到這個,衝浪就自然水到渠成。因此上課第一天,我就跟着他一直在草地上練習,他說新派衝浪,不用分幾下姿勢去站起來,就直接用手借力一推,腳順道滑到那裏去。Micha選了一個草地給我練習,他說草剛好有着一定的滑潤效果,感覺就像在板上一樣。
其實我一直在擔心,到底四十歲才開始是否太晚。但Micha告訴我,他教過的學生,由兩歲到八十二歲都有。對,是一個八十二歲的老頭,他還是第一次到海邊衝浪。他是一個美國中部的農夫,因為一生沒怎樣看過海,於是在垂垂老矣的時候,決定怎樣也得來夏威夷試一趟衝浪。Micha說那個農夫因為長期務農,因此其體格比許多年輕人還要壯健,所以嘗試了幾次,就能在板上站起來衝浪。
Micha着我不用擔心,還安慰說反正我比那個農夫年輕了一半。(上,待續)

劇組在替電影找景的過程中,也額外花了部份精力,去幫忙找好的衝浪教練。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