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中國PMI半年新低

滙豐中國PMI半年新低

【本報訊】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受到APEC影響部份工業生產,以及外圍需求疲弱影響,11月初值錄得50,為六個月低位,跌至榮枯線邊緣。由於經濟增速仍有下行壓力,市場普遍預期中央會加大貨幣寬鬆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

APEC令部份省市限產

11月中國PMI遜於市場預期,亦較10月回落了0.4個百分點;今年低位為3月份的48。中金報告分析,數據反映經濟增長動力繼續下行,期間舉行的APEC導致華北多個省市停工限產,拖累生產指數顯著下滑,預計11月工業增加值或回落至7.5%。11月新出口定單指數回落,顯示外需擴張勢頭有所減速。庫存需求亦繼續顯著回落。
月內亦有利好現象。新定單指數微升0.2個百分點,可能受益於基建投資較快。結合購進價格指數和產出價格指數低位反彈,預示政府主導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成為「穩增長」主力。然而,受產能過剩和高利率壓制,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弱,貨幣政策放鬆壓力加大。
期間產出指數錄得六個月以來首次收縮,只有49.5。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主要受累於新出口定單繼續下滑,反通脹壓力依然較強,同時就業指標繼續轉弱,而低通脹壓力及低利用率都反映出中國經濟有明顯需求不足問題;同時房地產和出口方面也存在不確定性。他亦認為經濟增長還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需要更多貨幣和財政政策寬鬆。

料更多寬鬆措施出台

市場普遍預期將有更多寬鬆措施出台。野村估計,現在至明年底,央行有機會每季調低存款準備金率50點子,並維持第四季內地生產總值增長7.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目前消費增速平穩,房地產投資情況也出現由落轉穩的苗頭,因此未來經濟正向轉穩方向發展,目前應是前一輪下行接近尾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