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群不滿佔領運動和平路線的激進行動派,近日多次試圖將行動升級,前晚更以謠言作動員,突襲立法會。他們事前未有與其他佔領者溝通協調,事後又留下爛攤子逃走,對運動只造成負面影響。有社運人士指,梁振英政府及中共漠視民意,只會引發更多激進行動,但激進分子亦應遵守社會運動的基本倫理,為自己的行動負責。
應遵守社會運動倫理
前晚負責放哨的金鐘前線義工Kason指,義工間早有共識,就算非金鐘佔領者及不認識的人士,有行動都一定支援,但前晚衝擊立法會的人士,之前無知會金鐘前線義工,「搞到我哋準備物資滾水淥腳咁」,義工們已第一時間為衝擊最前線送上頭盔、眼罩等,「有啲人直頭連遮都冇」,並帶來急救包應急。他們又取出早前為以防萬一而製成的盾牌,「如果有人受傷就衝過去搶人」,惟其後卻被警員誤以為是準備衝擊,「幫人」令自己也淪為警棍追襲目標。帶頭衝擊的人在破壞玻璃後,並無進佔立法會,反而稍後悄然離去,留下爛攤子,令金鐘警力增加,加大以後行動升級難度。
另一位前線義工Heman表示,衝擊前並無溝通,在立法會外紮營的人士亦未及收拾,不少營帳在衝擊中被波及。有社運人士也稱,這批「激進派」過去在佔領龍和道等行動中,往往只帶頭衝擊,當警察到場時就立即「潛水」,留下其他趕來聲援的市民被捕、「捱警棍」,沒想過承擔責任,要聲援者為他們「埋單」,沒半點「道德」可言。
社運人士葉寶琳認為,梁振英及中共一直漠視民意,激進派用自己的策略將運動升級是必然趨勢,但激進派就算不同意大會路線,亦應遵守社會運動倫理,事先與其他佔領者溝通協調,要顧及行動對整體運動影響,及不要影響其他無辜者,「自己行動要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