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人權委員會前天(周二)通過議案,敦促安理會就北韓人權狀況向國際刑事法庭提出起訴,並首次提到不排除將領袖金正恩列為被告,被視為國際社會歷來就人權議題向北韓施加的最大壓力,北韓威脅核試作回應。
鑑於聯合國早前的調查報告猛烈批評北韓人權狀況,聯大人權委員會決定以非約束力議案表明強硬立場,而類似議案之前亦獲通過,但今次是首次提出要金正恩為人道罪行負上刑事責任,議案被視為「加碼版」,結果以111票贊成通過,19張反對票之中,包括在安理會有否決權的中國及俄羅斯,議案下月將交予聯大進行全體正式表決。
中國俄羅斯投反對票
委員會表決前,北韓駐聯合國代表崔明南警告議案「是叫我們毋須再在核試上自我約束」,威脅若議案交給聯大表決和通過,將會有「難以預測及嚴重後果」。
議案雖然加碼,但分析認為國際刑事法庭通常審理種族清洗等更大規模、更嚴重罪行,議案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再加上中俄在安理會把關,議案恐怕難以提交到國際刑事法庭處理。不過觸動北韓神經仍在所難免,事關金正恩的權力仍有待鞏固,「這動搖到他們的年輕領袖,嚴重影響他們的國際形象」,然而近期積極拋出橄欖枝以爭取更多經濟援助的北韓,「反應亦只會限於言語上的恫嚇,即使威脅要核試和試射導彈,都未必會付諸實行」。
崔龍海交金正恩親筆信予普京
北韓近期向西方傳遞友善訊息,包括釋放兩名美國公民米勒及韓裔傳教士裴俊浩,同時又派特使崔龍海到俄羅斯跟普京會面。崔龍海向普京轉達了金正恩親筆信,分析相信他是要爭取舉行俄朝峯會,但北韓在核問題上若然態度強硬,恐怕峯會難以成事。
另外,美國有智庫表示找到證據,顯示中俄有公司為已被列入黑名單的北韓企業,銷售機械工具產品,涉嫌違反聯合國制裁。
美聯社/ 韓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