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前已築腹稿,眼望晨早阿拉伯海,悠閒喝着我的英倫早餐紅茶,嘗試打開蘋果動新聞網(旅途上不易看到香港新聞,下載困難!)成功了,不幸彈入眼簾:日本資深影帝高倉健離世……默哀三分鐘。
他是我至愛其中一位演員!
看過《遠山的呼喚》、《幸福黃手絹》、《海峽》、《黑雨》、《Tampopo》……多產的優秀藝術家,感人心弦無分國界與種族;日籍演員還有吉永小百合。畢竟八十三歲,銀幕硬漢近年的作品已明顯感受逝水流年的疲倦。
「逝水流年」是否被用得殘、爛、濫?看閣下視線。
好些情況,還是這四個字至管用。原應用在中學同學聚會,何福堂書院在那些爭取會考成績,為校爭光的年代並沒有跟隨「金字塔」制度:不斷篩選、排斥學生。
免除同學念書於惶恐,上課讀書做好功課測驗考試之餘,還可以參加瓣數頗多課外活動。同學流失於自然,大部份同步成長,感情不淺,畢業後個別往還不斷。
幾十年流逝,一些國外另一些國內不少走了又回來了,當中不少的確數十年未見面。回頭辨認困難,只好人人貼上左胸各自名字、中文、英文、花名、外號,方便大家相認。出門未返沒能參加的我,看着鋪上網的照片,不禁笑至淚下……
誰人例外?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上一次團聚,少說也已97前後,那時眾人面相身形還未大走樣,一些同學還穿上舊時校服,結起校呔;轉個彎……如不繫上名字,着實難相認;那些年的運動健將、長腿美少女、虎齒美少年、憂鬱清秀書生……都那裏去了?
都被歲月、經歷、起落、悲喜、無可奈何包裝,豐富起來了;每一條白髮、每一寸額角留痕、每一公斤多餘脂肪都是時光荏苒的記認。
介意,誰介意?同齡人,都一樣!
同學們,趁盛年,多點約見,黃昏近矣,至親厚,還是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