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富豪靠互聯網發達

新一代富豪靠互聯網發達

【本報訊】地產霸權孕育出多位香港富豪,但未來地產富豪可能無以為繼。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坦言,新經濟逐漸取代傳統行業,未來搞互聯網、金融、設計等行業才能誕生富豪,「香港的科技行業也有機會,但中國、美國的機會比較大」。

暗示港走入死胡同

根據Wealth-X及瑞銀的世界超級財富報告,香港近10%的財富來自房地產業,例較其他國家地區要高,但浦永灝表示,香港六十、七十年代靠地產令經濟騰飛的現象難以再現,估計未來只會有新經濟下的富豪,奈何香港在互聯網的發展未及美國、中國等地,暗示香港已走入死胡同。
近年中國富豪榜亦見洗牌迹象,不再是地產大亨的天下。按照《福布斯2014中國富豪榜》,統稱「BAT」的三間互聯網企業包辦三甲位置。登上首富的是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旗下阿里在美國上市後以195億美元淨資產,取代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成為中國首富;第二位是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第三位則是騰訊主席馬化騰。
報告還交代富豪最愛的消費活動,第一位是旅遊酒店消費,全球共累積消費450億美元,其次則為汽車,消費額錄得400億美元,相當於56萬部Tesla電動車。藝術品、珠寶首飾則同錄得250億美元,並列第三位。而基層最關心的住屋問題,卻只排名第九位,消費額達80億美元,排在一眾奢侈品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