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Sport︰成長 金牌 家庭陳晞文 三.細.書

Let’s Sport︰成長 金牌 家庭
陳晞文 三.細.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由體學兼優的陳晞文演繹最合適,皆因這位23歲的仁川亞運滑浪風帆金牌得主經常書不離手,是香港體壇公認的「書蟲」。以下3本書更見證着晞文人生的3個階段,可堪細味。
記者/攝影:徐嘉華
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憶之書:
《The Big Friendly Giant》-Roald Dahl

晞文說:「5歲跟家人移居英國那3年,培養了看書習慣,亦打好了英文基礎;那時每天上課就是互相講故事,整個閱讀環境好relax,不會怕看書。它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本書,寫一個善良巨人的故事;這位英國作家很喜歡創作英文字詞,讓你感到英文原來可以好有趣、好有創意,也令我對英文情有獨鍾。」

晞文感謝父母肯讓她在風帆項目拼搏,下個目標是爭取奧運獎牌。

鍾情英文方便偷師

英文好除了令晞文在會考英文及英國文學科奪A,以27分佳績入讀港大英文系外,對滑浪風帆亦很有幫助,她說:「我們很多時到歐洲訓練,用的都是英文;像年初一起練習的倫奧冠軍Marina Alabau是西班牙人,另一位是世界頭20位內的荷蘭選手Lilian De Geus,英語令我跟她們有更好溝通,從她們身上學到更好的風帆技術。」

親情之書:
《Pride & Prejudice》-Jane Austen

晞文說:「這本書是媽咪送給我的,第一次看不懂,過了幾年才喜歡。一來我很喜歡英國的事物,可能是小時候的情意結,二來它講的是英國社會鄉紳階層的禮儀及gossip,很好看。」

感激患癌母親支持

晞文是家中獨生女,父母都是護士,她認為自己性格似爸爸,但跟靚媽媽的口味很相近。9月亞運以連贏12場姿態奪金後,她才道出媽媽要接受化療的事:「媽咪的病是今年2月才知道,那時我剛從外地集訓回港,媽咪即時排期做手術,然後接受電療,幸好發現得早,病情不算嚴重。其實沒人知道媽咪的事,直至我在仁川贏了金牌,那一刻很開心才透露。由媽咪生病到出戰亞運的7個多月,我能做的是多陪在媽咪身邊,很感謝她生病仍支持我為亞運出外集訓。」

晞文小時候(左)跟父母在英國生活,培養出對英文的興趣。

挑戰之書:
《Achieving The Impossible》-Lewis Pugh

這本記載作者只穿泳褲在北極游泳等冒險經歷的自傳,原來是風帆港隊總教練艾培理(Rene)在晞文倫奧前發生意外時送給她的,她說:「它有作者簽名,還寫了句『the eleventh hour』(來得及的)給我。Rene想我知道,當我度過被船撞傷、切去脾臟如此難捱的經歷,以後沒事可難倒我了。」

自信里約奧運爭牌

晞文從小學3年級開始學滑浪風帆,到08年會考後投身全職運動員行列,贏取過不少獎項;但她坦言今年的仁川亞運金牌將自己帶到另一境界:「這面亞運金牌對我好重要,大大增強信心,想逐級進步到奪取奧運獎牌。」晞文口中的逐級進步,包括繼續參戰世界盃、世錦賽突破個人最佳成績第10名,然後爭取每國只得一男一女的里約奧運參賽資格。

在艾培理(右二)栽培下,鄭國輝(左)、陳晞文(左二)及梁灝雋(右)在仁川穿金戴銀。

識睇,一定係睇足英台【英波Live】:
http://soccer.appledaily.com
http://bit.ly/engball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