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催淚彈話劇助佔領者覓出路

八方人物:
催淚彈話劇助佔領者覓出路

佔領運動由催淚彈揭開序幕,警方向手無寸鐵的市民發放了87次催淚彈,成為港人的共同記憶。有本地英語劇團以催淚彈為題,描述不同身份人士的矛盾,包括大學生、警察、外傭等,藝術家期望能為佔領運動尋覓出路。

結局觀眾話事

本土藝團Brave Heart Theatre正在上環Premium Sofa Club演出話劇《Tear Gas!》,劇團藝術總監、定居香港的英國人Tom Hope說,9.28催淚彈施放的當日,決定擱置原定劇目,改為以9.28事件創作新劇,他找來Maryjane Alejo(馬尼拉著名劇團Tag-Ani agit-prop創辦人之一)及八十後港人Sandy參與演出,本月中至28日,逢周三、四、五上演。此劇以喜劇方式,把任職警察的母親、黃絲帶女兒及菲律賓家傭等人物,在佔領事件中的心理矛盾為故事,各人有各自觀點,結局由觀眾建議出路,導演即時創作。Tom指,這比喻香港人想要民主路,無奈也要由中央判決。
Tom本身是律師,佔中運動期間只去過現場數次,笑言因怕被誤會為外國勢力,於是選以劇場方式討論佔中及催淚彈對香港人的傷害。1989年,他有份向英國國會議員爭取給香港人「英國護照」,並在游說政客時指,「英國護照」是對港人心理保障。他認為現時社會對選舉制度討論未夠深入,持續討論會有出路。
任職歌手的Maryjane Alejo有不少在菲律賓的朋友,因參與反政府運動而人間蒸發,認同追求民主自由非常艱辛,她指香港人需要尋求大多數的共識才會找到出路。Sandy則指,雨傘運動由港人累積多年來的努力而成,為港人驕傲。

記者 彭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