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銅鑼灣渣甸街前日路陷導致有途人墮坑受傷,當局事後派員檢查及進行灌漿填洞,昨日再鋪回磚塊回復原貌,但仍有街坊因擔心再會路陷而兜路,受到人流減少影響,有食肆稱生意少了一成。另外,前日有專家用儀器探測後,指現場至少仍有兩處地方有可能路陷,路政署亦不敢怠慢,昨進行鑽土探測,暫未發現有地底沙泥流失情況。
記者:梁偉權 郭美華
路陷的渣甸街54號對開行人路出現3.8米深地洞,前日灌漿填洞後已大致完成修補,昨晨工程人員再在該處路面鋪上紅磚,但受影響的行人路及一條行車線仍需暫時封閉。而相鄰的重建地盤則如常動工,但未見再進行大型的挖泥及打樁等工程。
香港公正行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賴達明,前日在發生路陷事故後帶備高清紅外線掃描器到場勘察,結果測出距離事發地點約8米的渣甸街另一處2米乘2米馬路;以及重建地盤對開邊寧頓街一處約1米乘1米的行人路,出現可能地底沙泥流失導致的中空情況。昨日下午1時許,路政署派出多名人員到場,分別圍繞重建地盤對開的渣甸街及邊寧頓街詳細勘察。
每隔十米檢查一次
工程人員每隔10米路段檢查一次,每次撬開約1呎乘1呎的石屎磚,起出約20厘米沙層;再以軟尺量度,發現泥土未有下陷,確定地底沒有中空後,才重鋪路面;結果未發現異常情況。
下午3時許,人員再到專家發現渣甸街另一處可能中空的馬路勘察,其間以小型鑽探機鑽開石屎路取走石屎柱,檢測有關石屎是否出現疏鬆情況。現場消息指,人員一般只需鑽取一條10吋長石屎柱作檢測,但今次路陷嚴重,特意把鑽取的石屎柱加長至12吋;結果亦未發現異常情況。
屋宇署發言人稱,已要求重建地盤的認可人士及註冊承建商,調查今次路陷的成因;包括調查地盤附近路面底下的其他範圍會否中空,並提交所需的補救方案及檢討進行工程的方法。署方強調會繼續跟進及調查。
路陷現場昨日的人流明顯下降,事件亦嚇怕了不少途人,有人寧願兜路走,其中銀龍茶餐廳負責人指,昨日生意額比平日減少約一成。
市民擔心
學生
鄭小姐
「都擔心會再路陷,希望當局加強監察道路地底嘅情況。」
藥物銷售員
林先生
「每日返工都經過,會提高警覺,考慮買份大啲嘅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