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不惜一切阻捷星獲牌

國泰不惜一切阻捷星獲牌

【本報訊】廉航捷星香港成立至今接近18個月,仍未獲得政府發出營運牌照,被迫先後出售6架飛機節省成本。外電引述消息指,國泰航空(293)「不惜一切」阻止政府向捷星發牌,是捷星未能衝上雲霄的主因。
2012年成立的廉航捷星香港,股東包括澳洲航空、中國東方航空(670)及信德集團(242)。《路透社》引述接近澳洲航空的消息人士指,澳航相信捷星未能如期獲港府發牌,主要原因在於國泰反對;該人士續指,即使印度、中國及日本等保護本土航空公司的市場,近年向廉航申請發牌的時間,亦較香港短。
另一名消息人士指,國泰將「不惜一切」(do everything it can)阻止捷星香港發展。不過,報道引述一名接近港府及國泰的人士指,捷星香港未有如預期般「起飛」,國泰對此沒有直接影響。
國泰發言人指,不能就不具名消息來源言論作評論。公司在2013年9月根據空運牌照局程序,就有關申請向當局提交反對書,當局正處理有關事宜。國泰重申其反對理據不變,即質疑捷星香港不符合《基本法》規定中,航空牌照申請人必須以香港作為主要營業地點。
捷星香港首席行政總裁劉仲威回應指,牌照申請仍於審批過程中推進,審議過程包括由空運牌照局安排的研訊。公司對獲批核充滿信心,並繼續配合當局的審批工作。

捷星股東無意退出投資

同時,外電則引述兩名接近捷星股東的人士指,雖然捷星發牌陷入困局,三間公司(即澳航、東航及信德)無意退出投資。不過,有關人士對此感到越來越厭倦,又質疑港府在處理問題上不夠開放及透明。
由於未能在原定日期啟航,捷星已先後出售共6架A320飛機,使機隊數量由9架減至3架。而股東澳航及東航,9月時讓出部份董事會投票權予信德,使後者投票權增加至51%,並成為後者附屬公司,以增強捷星的香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