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複製3個原大尺寸洞窟敦煌展 看13米卧佛

港複製3個原大尺寸洞窟
敦煌展 看13米卧佛

【本報訊】敦煌石窟壁畫、佛像等聞名於世。要欣賞石窟藝術巨作,不用遠赴甘肅,康文署下周五起舉辦「敦煌─說不完的故事」展覽,120件/套展品全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焦點包括一座長近13米的涅槃佛像複製品;另設置3個複製洞窟,以原大尺寸製作,參觀者將恍如身處敦煌,料有10萬人次參觀。
記者:嚴敏慧

涅槃佛像神情安詳,面帶微笑,為莫高窟著名涅槃像複製品,長達13米。 馮就康攝

展覽由康文署及敦煌研究院主辦,將於下周五至明年3月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120件展品囊括敦煌石窟主體主要內容,展品包括回鶻文木活字粒、古藏文經卷、敍利亞文聖經,以及海內外僅存的西夏文經咒要語。而壁畫臨摹作品則選自不同年代石窟,能讓參觀者體驗石窟的廣闊藝術風格。
文化博物館館長(歷史)翁怡表示,石窟早於4世紀開鑿,至14世紀仍有石窟落成,記載逾千年佛教演變,亦為藝術、歷史及民俗等留下珍貴資料。今次展覽會製作3個敦煌洞窟原大呈現,另配合燈光,讓參觀者恍如身處敦煌洞窟。

都督夫人禮佛圖
莫高窟第130窟(盛唐)
壁畫中右方依次為都督夫人,其兩女兒及九名婢女,人物身量遞減,顯示等級森嚴氣氛;此壁畫因殘損嚴重已消失於原石窟,幸留下此復原版臨摹畫作。敦煌研究所提供圖片

需分4段運送到港組裝

而選取的洞窟開鑿時代不同,壁畫風格不一,如北涼會以宣揚積善的本生故事為主,唐代為描繪極樂世界,元朝密宗盛行會有千眼千手觀音畫作。
莫高窟最大一尊涅槃像的複製品,亦會在是次展覽中展出。該涅槃像原像長15.8米,頭部長約3米,複製品則長13米;佛像面帶微笑,安靜詳和,以「獅子卧」姿勢,如睡着似的,展現佛教擺脫生死之苦的概念。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主任婁婕表示,佛像複製品體積大,需分4段運送到港再組裝,工作人員專程帶同敦煌黃土,加上麻筋及膠漿,為佛像連接位進行黏合,之後再以油漆為接駁位潤色,最終達至完美合體。

九色鹿本生故事
莫高窟第257窟(北魏)
繪畫《佛說九色鹿經》內容,宣揚佛教「施恩行善必得好報,忘恩為惡必遭嚴懲」觀念,為莫高窟唯一以動物為主角的本生故事畫;圖為壁畫選段。敦煌研究所提供圖片

今次展出的敦煌壁畫雖為臨摹作品,但作品極為仔細,色彩求真,連洞窟因風化令顏色剝落等,亦全數呈現,與原作可謂一模一樣。其中,「九色鹿本生故事」描述了釋迦牟尼前生,救起一名遇溺者,卻遭對方陷害的故事;故事開頭和經過在壁畫兩邊,結局卻在畫中間,這構圖在傳統中國畫中少見。「佛傳故事」則敘述釋迦牟尼成佛事迹,如連環圖般有87個畫面,需以「S」形走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