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上周一落實開車時間,霎時間,連結婚先見面的老表,金盆洗咗手的老豆老母,以及失聯已久的大學朋友,竟主動開group討論。兩本主流財經雜誌,上星期的標題分別是:「滬港通開波 穩賺完全手冊(必讀)」,「滬港通必讀 資金瞄準10股」。睇電視新聞,佔中已經fade out,頭條例牌是滬港通。
八卦統計了小資料,昨日約廿份本地主流報章,用滬港通作頭條的,佔17份。投資版上的標題,出現最多的,包括「挾死淡友」、「掃貨」及「筍股」等。多份報刊中,唯一叫人唔好買股的,只有曹仁超一人,指自今年4月宣佈滬港通計劃開車後,股市已被大幅炒高,苦口婆心叫散戶勿入市接火棒。
討論區上的帖,亦是好友「自戀」的戰場,甚麼「十二小時後全港股民身家大漲」或「明日等收錢」比比皆是。
港股昨日高開200餘點後,極速散水,然後派貨派到完場。輸錢的散戶立即哭訴,指甚麼滬港通是個騙局,阿爺搵港人笨。有這種思維的散戶,我勸你立即收手,永遠不要炒股,因為就是你的無知及幼稚,始會在昨日中伏。港股反高潮,原因很簡單,就是輸在全世界都唱好。當一樣嘢被傳媒洗版時,最好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iPhone 6如是,滬港通也如是。
滬港通今年4月宣佈,大半年間,甚麼好消息已經反映到一乾二淨。4月唔買,上周一唔買,卻等到全世界講昨日開車先至買,大戶散貨你接貨,不要賴甚麼消息見光死,只能怪你抵死。
舊有方法炒A股會輸死
滬港通昨日兩地交易額度(滬股通用盡、港股通僅用17%),或者反映南水北調的形勢。大家判斷滬港通益A股之前,不妨先了解兩地投資者的習性。
按港交所及上交所資料,內地股市由散戶主導,他們市場參與率佔大市成交超過八成;另一邊廂,港股的大戶(機構投資者)佔大市成交比例超過四分之三。A股由散戶話事,因此A股市場本身就是投機,沒有投資。昨日港股通最活躍成交之一的股票,有一隻叫中芯(981),這隻股票在內地討論區有個綽號,叫最好炒的高頻交易股(明白的就明,唔明就算)。反觀五隻最活躍滬股通股份,全是大價指數成份股,基金及機構投資者紛見買貨手影。
內地股市近幾年死氣沉沉,在股市打滾的不是EQ好,而是接受用投機角度炒垃圾股,用傳統賭性買港股,能否行得通,筆者並不知道,但港人用舊有的方法炒A股,肯定輸死無命賠。
王昇
https://www.facebook.com/stockwing1
本欄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