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梅蘭芳 - 邁克

星洲梅蘭芳 - 邁克

我們這些無可救藥的老派人,迄今依然堅定迷信「開卷有益」,只要紙張印了文字,眼睛就貪婪地企圖吸收養料,縱使通常徒勞無功,偶爾獲得一點點維他命,也高興大半天。新加坡的主流日報非常「文匯」,早上閱讀令人無精打彩,宜不得立即折返被窩蒙頭大睡,晚上看呢確實有催眠副作用,但恐怕一整夜的夢都會因此遭漂白,得不償失。也還是天天翻一翻,像工蟻返工打卡報到,接近毫無意義的慣性動作,直到離開的一天終於眼前一亮:星期日周刊有一篇《梅蘭芳過路星洲》,兩大版圖文並茂,大大豐富了外圍京劇「票友」知識。
原來梅博士一九三五年率團赴俄演出,之後在歐洲英法德意等地周遊,搭郵輪回國時路經新加坡,曾經上岸觀光四小時。別以為住在炎熱潮濕小島的男女個個是山番,除了打魚狩獵只會在巫師學院勤練落降頭,梨園名角過境消息不脛而走,碼頭居然擠滿爭睹月貌花容的熱情粉絲。不知道是不是生活圈子的關係,五六十年代我於該地嗷嗷待哺的日子,粵劇潮劇福建戲統統看過,芭蕾舞菲律賓土風舞泰國宮廷舞也略有涉獵,可從未聽聞京劇演出,那些冒昧接船的梅粉,是昔日在祖國欣賞過《四郎探母》的痴心戲迷,抑或純粹仰慕一代名旦的威望,罔顧中暑危險跑去趁熱鬧?假如是前者,留落異地應該不會不像白先勇的台北人一樣,組織票房拉拉唱唱以慰鄉愁吧?以往牛車水林立的同鄉會,傍晚時常傳出絲竹聲,今次經過一間岡州會館,門外仍高掛「長期開辦粵曲教唱班」的矚目橫條,但這類聯誼鄉里感情的俱樂部似乎以南蠻為主,沒聽聞北方人呼朋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