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上新聞看到一篇「學校倒了,我的夢想也沒了」的文章。執筆者是一名大學四年級,原來在屏東念的數位動漫設計系,因學校倒閉了被迫轉到高雄的技專院校讀。他如是說:「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很氣。對於作為一個學生的我來說,學校突然倒閉,比高雄氣爆還要嚴重。因為氣爆傷害到的是房屋、馬路,是肉眼看得到的損失;學校倒閉,牽涉到的卻是我們的未來。轉學後,我想要當漫畫家的人生目標落空了。」這種思維,不敢恭維!
我非常欣賞的,是台灣讀者們的留言:「現在學校只教『術』,就是想要以數讓學生快速賺到一桶金,於是餐飲成了首選,但選餐飲的同學卻只有一個念頭,想成為吳寶春第二,卻沒想過自己是否經得起那種考驗。短視與速成的教育,沒有教導學生心理建設與自我,於是成了世俗中的比經濟規模(價格便宜)的犧牲者。如果有才能,既然是班上的佼佼者,有何好怕的?只是少了一個自我與準備接受挑戰的準備。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逆境的存在,更凸顯心理建設的重要。學校拿第一名不算甚麼,贏的只是28位同學。出了社會每天做一件事,一年下來才知道落差拉得有多大。自我與走出自己的內心障礙世界,才是正途。」
「日子不會白過,人卻會白活。學習不只在學校裏進行,這些遭遇與經驗都是人生中的學習,也是未來的資產。」
「大學學習生活只是進入社會的過客,生活中處處都有值得學習的老師,古云:人,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是自己創造走出來的。」
「未來並不悲觀,蹲的越低,將來跳的更高,多收集可用的資訊,等待機會,做好準備,總有出頭的一天。」
各位年輕人,共勉之!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