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元強勢下,油價近期跌勢未止,令產油國的石油收益大減。法巴報告早前就估計,受累產油國班資回朝,在國際市場流通的石油美元(Petrodollar)今年恐怕錄得淨流出,為18年來首次。
受惠石油經濟,俄羅斯、沙地阿拉伯等產油國賺取豐厚收入,多年來都會將「閒資」轉投國際金融市場,以賺取更高回報。由於國際油價以美元作結算單位,這類在國際市場遊走的資金被稱在石油美元,不單為全球金融市場增添流動性,亦成為遏低借貸成本和推動資產價格的催化劑。
18年來首見
根據法國巴黎銀行的研究報告,在2006年高峯期,淨流入於國際市場的石油美元多達5,110億美元,近年數據雖然較波動,但自1997年至今一直都錄得進賬。然而,在環球經濟疲弱及強美元夾擊,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無意減產托價,紐約及布蘭特期油今年分別累挫23%及28%步入熊市,由於石油收益佔產油國經濟增長及收入逾20%比重,對其經濟及財政構成壓力。
法巴報告估計,在「入不敷支」壓力下,產油國今年恐怕會從國際市場淨抽走76億石油美元,與過去兩年淨流入600億及2,480億美元大相逕庭,亦是18年來首次「走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