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Watson的《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不是一部甚麼偉大傑作,在暢銷書來說,也只是屬於非常好看。作為殺死時間的消閒書,是很不俗。但有些書本來便不能改編成為電影,又或者需要一個好導演好劇本才能化腐朽為神奇。
一個每天起床都忘記了從前所有事物的女性,身旁只有一個丈夫,每天都告訴她因為交通意外失憶了。然後每天又有一個神秘的電話,說自己是某某心理醫生,要幫助她回憶過去。於是每天她都把那一天發生的一些事,一些感想錄起來。第二天她又重複失憶的症狀,丈夫再次說她失憶。而那個心理醫生也每天打電話來。這是一個看似薛西弗斯式的悲劇。但人類到底不是薛西弗斯這麼奴性,每天甘願推大石上山又讓它滾下來,第二天又推上山。她要了解自己到底發生甚麼事,於是每天都探求多一點,找尋真相。
看看這部電影的卡士就夠嚇死你,影帝哥連費夫(Colin Firth);影后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兩個人都演得落力,尤其是妮歌潔曼。我漸漸佩服她無論演甚麼電影都努力不懈。雖然實際上這是一本懸疑小說,角色的性格其實都十分模糊,所以即使她演得落力,還是表情一二三號。哥連費夫這個角色最慘,根本無戲可演,也因為他演出自然,觀眾會覺得這個角色是個平靜的小資階級,生活死板又沒有感覺。
文字把她的角色每天重複的生活,和心理上的追求真相,層層累積,慢慢達到真相。讀者會跟着角色走,走到陰沉神秘的地方。電影不甘願只拍每天重複的生活,節奏也加快,於是她追求真相的一點一滴,好像都是從天而降,又沒有加上其他角色來令事件更真實,更神秘。我看過中文版原著才進場,所以並沒有驚喜。不知道一般觀眾會不會看到一半已經知道結局是甚麼?
影片唯一令我喜歡的是妮歌潔曼的鍥而不捨態度,和全片瀰漫着男權主義的陰影中,作為一個女性怎樣排除萬難來打破這個男權社會的虛偽。也告訴我們無論性別,種族,都有權去掙脫束縛,找到出路。
不知是我老人癡呆症發作還是原著也如此,最後一場戲我覺得有點離奇。煽情當然可以,但貫徹別相信任何人,是否應該保留一點神秘感?
撰文:仰止
【三個粉絲去首爾】
追星實錄,即上韓劇讀: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k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