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酒海,最容易令消費者迷失是品質。如果天下無賊,品質高低大概可以在價格反映出來,一般貨色賣一般價錢,頂級產品掛着天價,一分錢,一分貨,天公地道。可惜商場如戰場,不要奢望遇到的都是殷實商人。賣花的怎會不讚花香?本來是填海地,被描述為豪宅區;明明交通不便,可以說成罕有私隱;即使細如劏房,也要當作獨立大屋包裝。最重要,是起一個高不可攀的名字。花園裏找不到花園,可沒有人會投訴。說得難聽是「誤導」,說得漂亮是「美化」。
為了推銷,「美化」手段無可厚非,酒壇很多產品,都會被包裝過才推出市面,如果不了解清楚,很容易被誤導,隨時墮入奸商圈套,以高價買入平貨。幸而現在互聯網普及,用手機上網,例如wine-searcher.com,可以即時查找葡萄酒全球價格,完全免費,零售商已經無法黑箱作業開天索價。不過,酒莊太多酒款無限,不是每款酒的資料都可以搜尋得到,況且又有一些不良網站故意將售價訂得低於市價,騙你點擊連結去到網頁才說已經售罄。
說到底,品質有點虛無縹緲,不容易量化。不少國家為了防止商人誇大其詞,酒標上印的每一個字都有法例監管。在酒標最經常遇到的字,包括了Reserve、Superior等等,直譯是「珍藏級」及「高級」的意思,事實上這兩個字在不同國家的意義可以相差極遠。
新世界產酒國,例如智利、澳洲,最喜歡取名Reserve,聽起來比一般產品更優質,但Reserve在新世界國家並沒有實際意義,採用不會受到限制,換句話說,即使是最平價的入門產品,酒莊也可以稱它為Reserve。不幸地,大部份酒莊都會這樣做,因此當你買到一瓶數十元的智利「珍藏級」葡萄酒,不要過份沾沾自喜,還是喝過感到滿意再笑不遲。
Reserve意大利文Riserva,在西班牙及葡萄牙叫Reserva,卻是有明文監管的,例如意大利的Barolo,法例要求釀造期最少3年,Barolo Riserva則要增加至5年。至於Superior,意大利文是Superiore,亦受監管,通常要求酒精含量比一般級數高0.5至1%。同樣是舊世界葡萄酒火車頭的法國,Reserve又竟然不受限制,酒莊可以隨意使用。而Superieur,在波爾多亦非一定較高一級。
Graves Superieures並非指Graves出產的高級葡萄酒,而是甜白酒;Bordeaux Superieur AOC則可紅可白,如果是白酒,同樣是甜酒呢。
作者:劉偉民
獨立酒評人,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