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我身邊有很多小朋友──我說的小朋友是比我年紀小但亦快30歲的友人們,每個都準備到外國打工,大家都申請了Working Holiday往外地打工去,想放下工作尋找一個新的視野。他們向我問意見時,我都回答是百分百贊成。Working Holiday 這個計劃真是一個非常之好的機會,就好像每逢星期二某航空公司的特價優惠日,大家都不理會是否拿到假,總之逢星期二就去試一下。香港是這麼小的一個地方,假期沒甚麼好去處,尤其是這幾年不斷有自由行湧到香港,走在街上往往是遊客比本地人多,特別是Shopping的地方。所以一到長假期,不少人都會往外跑而不願留在香港。
上了年紀的人可能並不太認同Working Holiday的好處,甚至想:「你哋班人工又唔返,得閒不如讀多些書。」但其實Working Holiday的概念是一邊旅遊一邊工作,能有機會往外地走走,比讀死書更能學到更多。像我17歲念完中五便全面工作,說真的,在那個工作環境裏我並沒有學到甚麼,對一個剛讀完書的女生來說,每天工作都是在發夢,可能當時年紀小,對自己選擇的職業既不熟悉,又不知道自己想做甚麼,長時間感覺迷茫。後來,從每年兩次往外工作數天,到每三個月一次,再到每月都停留不同的國家及城市,這種生活令我增廣見聞與見識,亦慢慢開始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需要的、喜歡的、討厭的,自我的成長就從每次離開香港及踏足不同地方而建立起來。
不要只做金錢的奴隸
Working Holiday的好處比壞處多,在香港,工作環境充滿競爭,年輕人很難有機會或有錢四處旅遊去減壓,如果年輕人對現在的工作、職業、政治等有疑問,真的可趁這難得的機會出外走走。Working Holiday其實就等同浪漫享受工作,雖然並不是甚麼賺大錢的工作,大家回歸簡單的生活,剪羊毛或摘水果,參與有意義的田野工作,在簡樸的生活中遠離繁華的城市,令你有時間靜下來思考自己的路。年輕人可能不夠錢去旅遊,但你們有的是青春,人生有幾多個30歲呀!年輕應放眼看世界,不要只做金錢的奴隸,不要做自欺欺人的香港人,不要只看事情只有黑與白,不要為地產商麻木地工作只為要供到60歲的樓,不要像一些人一生只扮鴕鳥對事物視而不見。
離開不一定能令你找到自己或改變人生,但如有這樣的一個好機會都不去做,那是你的損失。世界那麼大應出去走走認清自己,在這個政治死局中,選擇暫時離開,可能會是扭轉局面的其中一個機會。希望在明天!一年後回來找工作亦不會找不到。要改變世界就要先改變自己,要去Working Holiday的朋友們好好享受這個機會,不要想念我呀!
【氣蘊生動】
撰文:葉蘊儀
九十年代歌影視三棲藝人,現為母親,2013年完成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碩士課程,熱愛藝術工作,喜愛電影、旅遊及獨處,享受自由的生活方式。
本欄逢周一刊登
【三個粉絲去首爾】
追星實錄,即上韓劇讀: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k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