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年前家屬的一句話,促使白普理寧養中心顧問護師關蕙敏加入寧養部,專門照顧晚期病人及家屬。關說,年輕時受訓成為護士,八成學習內容都關於急救,舒緩治療不如今天受重視。那時代,每當病人情況危急,家屬都被排除在病房之外,以便醫生搶救。
從早到晚都有活動
有一次,有癌症晚期病人危殆,經醫生搶救無效離世,當她讓家屬再次進入病房,與死者告別時,對方憤言:「生時你唔畀我睇,死咗叫我睇?」這句話教她深思,「當真係藥石無靈時,係咪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法?」這些年來,她見多了病人自然死亡,不少都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好多感恩嘅情境」。
寧養中心雖然只有26張病床,但已有350多人登記成為義工,當中約200人較活躍,由早到晚都有活動:早上主力關懷病人,「有時唔講嘢,陪吓都好」;下午則製作小吃予來訪家屬;晚上也有「派奶服務」,並會上門探訪。
擔任義工15年的歐陽李瑞芝,在中心為病人寫回憶錄,名為《心之頌》,讓病人分享面對頑疾的經驗,「同人分享吓可減輕痛苦」。她最記得有年約40歲的女士,極為堅強,不捨疼愛自己的丈夫,也希望見證女兒畢業與出嫁,故雖然步入癌症晚期,仍願嘗試不同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