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動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柳俊江

反智動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柳俊江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g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夜已深沉,女兒乖乖入睡,看着是非黑白顛倒,指鹿為馬的一段一段「新聞」(如果不算奇聞的話),這個晚上難以溫柔入眠,耳邊幾句電影台詞縈繞不去。《Interstellar》是一套妙到毫巔的電影,喜歡科學的人看到科學,喜歡政治的人看到政治,喜歡人性的人看到人性。而我,選擇性地看到女兒。
太空人男主角向女兒說:「或許下次見面的時候,我和你的年紀一樣大。」在太空的漂泊旅程,時空受重力牽扯,真的會「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十年」?作為一名文科生,我就不去虛偽地加入科普討論,不過我又想起了湯也寫的<我的爸爸>。文章附上了一幀年輕戴耀廷的照片,正在餵着學步的女兒喝水。父女年紀相差二、三十年,到現在當然也沒變,但從短短二千字的文章裏,可以解讀他們倆的心靈,已經沒有二、三十載的相距。
或者,兩代之間不必來回黑洞折返,心智年齡也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步拉近,而且有違物理地,兩代朝同一方向邁步,而非正面碰撞,時間的裂縫眨眼間就消逝無蹤。戲中女太空人和男太空人一段有趣的爭拗,男太空人質疑女的感情用事,女太空人反駁說:「愛不是我們發明的,它實實在在,有力地存在,必然有其意義。愛是唯一我們能夠穿越時間和空間感知的東西。」同類的理論,有趣地在霍金前妻的自傳中出現過,她憶述年輕時的霍金,相信能破解一條解釋一切的方程式,包括「愛的引力」。
「愛」看來十分主觀,十分不科學,但在我們未看見的空間,愛會否能像重力一樣被解釋?我們常常說緣份,是不是愛的科學表現?
愛因斯坦說:“Gravity is not responsible for people falling in love.”相對論以外,愛本來是否引力的一種?路蘭導演留下了一個隱然假設,一堆的問號。
回到獅子山下,新的核心精神是對「真」的無懈追求,這種追求超越時空,不會因為「清場」、「抹黑」、「強權」而永遠消失,即使目標可望而遙不可及,只要心存我們對兒女的愛,我們就有穿越黑洞的勇氣,劃破銀河的耐心。
文章開首引的詩,是美國已故詩人Dylan Thomas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最後幾行是這樣寫的: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at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Profile:柳俊江

前新聞記者、主播,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