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日,我應該在家中休息,剛完成連續參加了十五年的毅行者。今年成績多數不會好,年中我發生了事,身心受到影響,因此疏於出席隊伍操練,當然這個可能只是藉口。我知道毅行者專門懲戒恃着有經驗而疏於操練的參加者,可是今年我依賴的,正是經驗。
一件事做十五年,可不簡單,代表我人生重要階段,當中包含很多故事。我以為十年是做事一個常見段落,一件事做十年,應該差不多。開始兩三年是探索期,參與者懷着好奇認識新事物心態,犯錯後改進,過程充滿新鮮感。中間幾年是高峰,參與者掌握箇中要素,嘗試爭取成績,從中獲得最大滿足感。最後兩三年是走下坡期,戰意不如前,又不想即時退出,捱埋最後一段時間。十年,足夠了,我以為這是一個普遍週期。
以我的性格,毅行者應該也是一件做十年的事情,但我做了十五年,原因是十年期完結前遇到TC。遇到TC前,我的毅行者完成時間是三十小時左右,好成績的一年快一兩小時,不好成績的一年慢一兩小時。請不要小看三十小時完成者,這些人全部經過認真操練,充滿戰意,有隊型,支援隊伍熱鬧,所有人真情投入。那時候,我以為毅行者就是應該以三十小時左右完成,那些飛快的超級毅行者是屬另一個星球,與正常人無關。
認識TC後,發現這個超毅星球不是遙不可及,不記得推動力是好奇,抑或是敵不過激將法,我下定決心做超級毅行者,精B是在這背景下誕生。原本十年事情變了十五年,是因為加插超毅的挑戰。超毅順利達標,之後一年曾有再做一次的計劃,最後慘情至剪帶收場。隨着年齡上升,體能下降,及願意投入操練的時間縮水,超毅只可能是一個美好回憶。
毅行者玄妙的地方,是四人同行。人生很少事情是真正須團隊實戰,所謂團隊其實是各自為戰,然後以團隊之名拼在一齊,毅行者團隊精神卻是無花無假,無處可避。四個人在山上共同經歷最好和最壞時光,這經驗確是美妙。
然而,這幾年我開始感到壓力,不是來自身體,而是不想辜負隊友。願意投入操練的時間愈來愈少,特別是必要的長課,星期日天黑出門,回到家又是天黑,這種投資對我來說,愈來愈難付出。毅行者不是一個人的事,因為自己的問題而影響隊友,這一關我過不到。尤其我看到精電新人輩出,如果調整隊員配搭,精B可做得更好。
多謝Tommy,Nelson、Maggie、KC、TC,這些年伴我走遍香港,雖然打算離開精B,但我仍繼續跑,跑至跑不動。明年毅行者或者仍見到我,我會嘗試找另外三對意念相近的腳,Been There Done That,但又想在十一月這日繼續支持這項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活動。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pple/index/15537406